话协同
大城之变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24
238

人口——常住人数年均增速由5%回落到2%;

大气——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开始监测时下降10%

交通——交通指数为5.7,完成“7.0以下”的目标;

水——去年地下水同比少采6000万立方米……

这份答卷,来之不易。

从一定意义上说,北京已经患上了相当程度的“大城市病”。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一语点破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怎样对北京进行治理?怎样建立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书记之问,是首都面对的大考课题。

两年来,面对难题,全市上下奋力求解。

下猛药阻止“大城市病”恶化

“现在看,由于长期开发建设,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已处于退化状态,资源环境已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总书记的提醒,犹在耳边。

北京常住人口从解放初的约200万,增加到目前的2100多万;汽车保有量从当年的1757辆增加到目前的560余万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1000万、1250万、1800万……人口“红线”一次次被突破。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人口、资源高度集中,助力北京几十年高速发展。可当超过城市承载极限,就产生了一系列“成长的烦恼”,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蓝天难见、河水断流、地面沉降,尤其是长时间、大面积的雾霾更让人担忧。

“‘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委全会上吐露心声。

城市发展要突围!郭金龙说,“直面矛盾、积极应对,绝不能有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心态。”

控车、压煤、减排、降尘——面对群众关心的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

总书记视察北京几个月后,北京迅速出台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两次修订后,城六区禁限新增产业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已经提高到79%;测试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的影响数据,掌握治霾科学依据。当年年底,完成了300座锅炉改造,五环内基本无燃煤锅炉。

两年来,北京淘汰黄标车近86万辆,高污染车彻底退出;全市燃煤总量从2300万吨减少至1200万吨以内,1370家污染企业关闭,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2014年开始,北京先后几次修订完善空气污染应急机制,强化应急措施。去年127日,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发布。

“红警”之下,500多万辆机动车执行单双号限行行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2000多家企业停限产,3500多个工地停止了室外施工……

市长王安顺亲自带队督查,和交警一起拦下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

测算数据显示,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削峰”作用明显,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比例达30%左右,有效降低污染峰值约一成。

治顽疾需下猛药的,还有交通拥堵病。

每逢长假,多条高速上排起长龙;早晚高峰,潮汐式拥堵让市民出行时间成本翻倍;只是小雨量级,却曾令交通几近瘫痪……

面对严峻形势,两年来,京开高速及西南三环开通公交专用道,公共自行车总量增至5万辆,地铁试点低峰刷卡打折,建设P+R立体停车楼……众多措施吸引市民“绿色出行”。同时,交管部门出台打通支路、胡同路等城市“毛细血管”等46项举措,遏制交通拥堵。

任何变革,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会遭到一部分人的误解。但面对批评,政府虚心听取、从善如流,在一次次紧急应对中,得到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次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取消后,许多人在朋友圈晒蓝天。一位市民呼吁:“我们不能一涉及自己的利益就跳脚,每个人都需要行动与付出,而不是指责与抱怨。”

治理“大城市病”,全市人民展现出了同舟共济的决心和力量。

划定城市发展安全“红线”

做成一件事,光有决心还不够,科学的决策与手段必不可少。应急举措是治标,治本才能除病根。制度保障、规划长远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表面看,北京的问题是人口过多带来的,其实深层次上是功能太多带来的。”总书记对北京“大城市病”根源的分析,为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出路。

疏解非首都功能,让城市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渐渐成为共识。在首都定位明确后,城市开始由聚到疏的转身,城市发展从做“加法”到引入“减法”。

纲举目张。新的规划图也紧锣密鼓进行调整、修订,勾勒出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

新规划划出城市总人口“红线”——2300万。“凡是新上的项目,都要考虑控制人口的要求。绝不能让今天的项目成为明天的问题和负担!”郭金龙在大会小会上几次强调。

新规划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五环内不再新建大型综合医院,不再大规模开发商业项目。

新规划设定水资源“红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漫灌农业彻底退出。

一条条“红线”,也划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安全线、宜居线。

找准病根,市委市政府给治理“大城市病”开出了一服长效方子,努力走出一条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实现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径。

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虽已经超过80%,但依然需要再优化。

全市开始引导批发市场等产业退出,稳步疏解教育培训及医疗机构。“动批”、大红门等服装市场和各类物流基地陆续退出,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撤并升级清退90家低端市场,腾退营业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两年来,拆除违建3000万平方米,解决城市拥挤和安全问题。

同时,北京市域内也在寻求更均衡的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其中一把钥匙。

多年来,北京四环内集中了全市65%的重点小学、80%的三甲医院,以及众多大型商场、娱乐场所。这种“富营养化”的状态,正在改变。

同仁、友谊等大医院,开始在大兴、顺义建设分院;二中、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优质资源校,也开始在朝阳、通州、丰台、平谷等区建立分校;城市学院、工商大学、建筑大学的近8000名师生,迁入郊区新校区;更多的商业、文化设施,正逐步向中心城区之外转移。

立法、执法,是治理“城市病”最具刚性的一种保障。对于大气、交通和水资源,北京都开始立法进行治理与保护。

20143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零点刚过,昌平一家热力公司就接到首张罚单!

“要不等不靠,主动对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向前推进,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委书记的“狠话”,正是北京对自己的鞭策。

让北京融入更大尺度空间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从北京的空间尺度看,1.6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挤着2100万人口。但在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仅有1.1亿常住人口。

周边的20万平方公里,无疑极大拓展了北京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只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避免北京的“虹吸效应”。

推进三地协同发展,功能定位互补,使北京获得了深入优化调整城市布局的重大历史机遇。

张家口市卫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三类参保人员到北京住院总人数一年就达2.5万人。这还不算数量更大的门诊病人。

去年,北京市卫计委、河北省卫计委、张家口市政府签署《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天坛、积水潭、同仁、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张家口四家医院,打造当地的医疗中心,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北京已有约50家医疗机构与河北100余家三级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包括朝阳、天坛、儿童医院等知名医院。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输出,方便了当地居民,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北京的人员聚集和交通车流。从长远看,更加均衡的医疗资源势必有助于缓解区域内的“大城市病”。

北京的教育资源,辐射更远。京津冀高等学校联盟、协同创新联盟相继成立。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廊坊市签署教育联盟合作协议,未来将搭建十个学校间协同发展共同体。北京景山学校与曹妃甸投资集团开始合作办学。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蓝图也正舒展开来。城际铁路和新机场建设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加快联通,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

大气治理工作更是“同呼吸,共命运”。2014年京津两市为河北4个城市投入了共计8.6亿元的对口帮扶资金,其中北京市安排4.6亿元支持廊坊、保定减煤。京津冀钢铁行业成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联盟,达成融资额度300亿元。

北京还积极同张家口、承德两市对接,初步完成了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三地签署了水污染处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制定北京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共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

从当前实施的重点项目,到近期两年工作要点;从中期的五年规划,到远期2030年的贯彻意见,北京为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确定了明晰的路径。

用均衡的资源,带动周边城市群均衡发展。一个新型首都圈,正在资源引导下“自然生长”。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曾经把自己所有空间塞得满满,却因此活力下降;如今腾退出更多空间,恰恰让城市可以舒展“呼吸”。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累计186天,与上一年同比增加14天;

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54公里,新开工和在建线路291公里;

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9.6%,资源化处理比例提升到70%

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5年提高10%,达25%……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未来的城市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建设好首都,推动北京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叮嘱,更让北京觉得肩头责任重大。

欲成大事,莫不需要久久为功的坚韧意志。

根据大气治理任务表,到2020年北京空气治理要取得重大进展,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减少40%2030PM2.5达到国标,即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根据交通拥堵治理任务表,“十三五”期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982公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0公里,中心城公交专用道里程将达到580公里,均比目前大约增一倍。

治理大城市病,目的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从首都定位和人民需要出发,北京有更高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中心城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1小时就能到目的地;远郊新城到中心城区、北京到津冀中心城市的公共交通,平均不超过2小时。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林木绿化率达到6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在北京绝大部分地区,市民出门500米即可见公园绿地。

5年后即将实现的目标,让人振奋。

“历史上的北京城布局严谨、中轴明显、左右堆成、层次分明,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总书记的描述中,蕴含着北京这座城市的“魂”。

治理“大城市病”的同时,北京也正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市规划委已编制了规划,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将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青水绿,风清气爽,道畅车顺,还有秩序井然的胡同、醇厚芬芳的历史文化……展望未来,北京将是一座更值得首都人民、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期待的面貌一新的城市。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首都,从“城市化”到“再城市化”的跨越式治理,北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引用。这必然是一次伟大的探索,一场长期的奋斗。

这种探索,不仅仅是这一座城市努力的剪影,也是全国6个千万以上人口特大型城市、20多个700万人口以上大型城市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寻找发展新思路的缩影。

这是对城市繁荣的重新定义,是对城市好坏标准的重新界定,也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城市发展思路的又一次转变。

首善之区,将在这次探索中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