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拆除小区个别业主用于圈占公共绿地的违章建筑、协调解决工程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自开展“接诉即办”工作以来,平谷区平谷镇将12345市民热线作为服务群众的主要抓手、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工作中,通过强化“双基”建设,完善“五项机制”,不断提高干部化解“访”“诉”问题能力和群众诉求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全力推进12345“接诉即办”工作。
一、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推进环境整治
在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平谷区镇党委全面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实现了百分之百书记、主任一肩挑(除党委下派书记的2个村)。各基层党组织在2019年国庆维稳安保、防汛、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胜利街村和西鹿角村之前被定为“软弱涣散村”,两村人居环境基础薄弱,环境问题也是村民们关注的重点。
新任“两委”班子结合2019年第二批和第三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市级考核中,胜利街村得分100分,西鹿角村得分97分,两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党组织经受住了重点任务的检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二、推进基层治理逐步实现“三治”融合
平谷镇说事评理中心于2017年8月建设,目前已形成了“1+19”体系。“1”即1个镇级说事评理中心,“19”即19个村(社区)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镇村(居)以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为依托,促进问题解决、矛盾化解在基层,推动“枫桥经验”在平谷镇形成生动实践。
立足“1+19”体系,平谷镇以村规民约为依托,通过镇包村干部、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及乡贤的参与,强化村民自治基础,并逐步实现自治与法治和德治的融合,两年来镇村(居)两级共解决了108起矛盾隐患,真正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镇”。
三、探索“五项机制”实现“三个响应”
自2019年1月1日至11月25日,平谷镇接收12345群众诉求共计6275件,区、镇有效回访471件,回访率66.05%,解决率55.63%,满意率61.36%(剔除前)。
经过实践磨合与深入思考,平谷镇探索出“五项机制”,实现了“三个响应”,即“及时响应、全员响应、全时响应”,不断提高接诉即办工作质量。
1.建立镇工作专班。镇工作专班主要成员为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及12345办公室人员。12345办公室人员分为响应组、数据组以及特殊问题组三个组别。响应组全天候响应、派发工单,15分钟内工单必须到达村(居);数据组按照区政务服务局回访结果,每天核算解决率和满意率,每周对12345件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确定被督导对象,由镇党委书记或镇党委副书记进行督导;特殊问题组安排专人对特殊问题进行整理审核,再提交主管领导进行复审,对需要剔除的事件经审核后上报区政务服务局。
2.建立应急解决机制。为解群众燃眉之急,平谷镇成立了12345“接诉即办”应急小分队,组长由副镇长担任,队员由镇网格员组成。针对群众的紧急诉求,平谷镇第一时间给予响应,做到马上办、快速办,尽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诉求办结率、解决率、满意率。
3.建立公示机制。秉承“贴心服务、满意第一”的服务理念,平谷镇建立了“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公示机制,统一制作了便民服务公示牌,在村(居)主要路口张贴及宣传,较好地做到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4.建立考核激励问责机制。平谷镇按照诉求办结次日回访结果,每天核算解决率和满意率,每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报、督导,每月召开村和社区会议,对排名前5名的村、前3名的社区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后3名的村、后1名的社区,镇党委书记亲自约谈村(社区)书记(主任);对“不吹哨、不报到”、未及时响应、问题解决不力、推诿扯皮等行为造成排名下降、满意率较低、群众意见较大的包村干部、村和社区干部,由镇党委副书记或镇纪委书记对其约谈。将年度排名作为村和社区“五好支部”考核和机关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让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真正与12345“接诉即办”工作成绩挂钩。
5.建立督导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党校分校作用,每周通过专题调度会,对排名倒数的村和社区进行督导培训,让包村干部、村和社区干部切实做到“三明”,即明白12345全程办理流程、明白剔除件办理方法、明白解决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通过督导培训,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今后,平谷镇将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双基”“双安”工作,以12345“接诉即办”为抓手,紧紧围绕“七有”“五性”要求,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各项问题隐患整改落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