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战“疫”故事:多方携手同心战疫

2022-12-29    北京组工

社会各界携手同行、团结共进,不管哪里遇到困难,总会有人主动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共同扛起责任与担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凝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共同战胜疫情,迎接美好的明天。

穿梭在胡同里的

“抗疫爱心骑行队”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我爱这片儿胡同的每一个地方,总想为它做点什么。为街坊四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还可以帮社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作为党员,咱不去谁去!”东城区东四街道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老党员杨泯笑着说。

 

今年7月,六条社区党委组建了一支“抗疫爱心骑行队”。这支队伍由23位老中青志愿者、两辆电动三轮车和多辆自行车组成,他们与医务工作者及社区工作者一起,免费为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提供就医接送、运送物资、接送老年人接种疫苗等志愿服务,还帮忙接送流动核酸采样工作人员。

 

近期,骑行队的服务重点是接送8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送药等。自成立以来,骑行队已累计出车400余次。

暖冬行动 双向奔赴

 

“送物资有我们在,没想到送快递也可以帮大忙,这让我感觉很自豪。”正在送货的小徐成为了一名辖区抗疫前线的“运输兵”,在为居民送快递的同时,还帮忙送生活物资。

疫情期间,丰台区和义街道万泽龙快递小哥志愿服务队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协助街道开展物资运送等工作。

 

在小哥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街道也牵挂着小哥们的健康和冷暖。和义街道组织开展了“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将一份份装着防护和保暖用品的“防疫暖心包”送到小哥手中,把党组织的关爱传递到他们心中。

滴滴爱心车队

守护村民就医“绿色通道”

“您好,是南庄头村委会吗?我母亲突然头晕、呼吸急促,我在外办事,一时半会儿赶不回去,能不能请爱心车队辛苦一趟,送我家人去趟医院?”家住顺义区李桥镇南庄头村的贾先生焦急地向村委会打来电话。

几分钟后,一辆贴着“爱心车队”标识的保障车就接上老人直奔医院而去。

 

为方便群众就医,李桥镇党委与滴滴公司沟通,协调了91辆爱心保障车,建立了调度中心,及时响应群众就医需求,为无车家庭和重点人群提供用车服务。

 

天北骑士团,奋战第一线

“您好,您的口罩和消毒液给您放门口了,记得拿!”

 

为解决骑手运力不足问题,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成立了“天北骑士团”小哥儿志愿服务队,集结快递、外卖小哥力量,协调属地、饭店、超市做好对接保障,动员辖区80余名骑手、20余名快递员深入社区(村),及时将生活必需品送到广大居民手中。同时,开展为孤寡老人代买生活物资、代购急需药品等志愿活动100余次。

 

联合党支部还将50余位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快递物流企业负责人、网点工作人员、快递外卖小哥吸纳为“流动宣传员”,在送件上门的同时面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普及疫苗接种常识。

家医进入微网格

线上问诊全覆盖

“原来社区医生没有进网格群的时候,为了一点小问题都要去医院排队咨询。现在可方便了,足不出户就能咨询到详细的医疗卫生知识。”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华山村张大妈称赞道。

 

为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平谷区204支家医团队、1300名家庭医生全部落到微网格、进入网格微信群,实现3170个微网格全覆盖,为全区19.7万户家庭提供24小时线上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通过网格微信群及时发布健康提醒、用药指南、就医提示、门诊攻略等,随时响应居民的问诊用药需求,还针对老人、孩子、孕妇等“特殊人群”,主动联系相关医疗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就医。

爱心购药小分队

解决村民“药紧事”

延庆区延庆镇组建了一支“爱心购药小分队”,由46名“爱心购药志愿者”专门跑腿,为辖区居民编织起集咨询、治疗、急救于一体的“绿色通道网”。

 

“我们提供的是问药、取药、消杀、送药的一条龙服务。”“了解群众的用药需求后,志愿者们就会来我们中心代开药品,我们的医生会仔细询问病人的情况,对症开药。”延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银桥介绍说。

 

“我是大夫,我不上谁上,累点儿但心甘情愿。”今年62岁的程廷军是付余屯村的乡村医生,在“爱心购药小分队”成立的第二天他就加入其中,日常工作之余还努力为抗疫做着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