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声”|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2-11-17    北京组工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品学兼优、青春向阳,他们埋头苦干、奋斗不息,他们正谱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就是北京市选调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些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推出第二期,一起来看看吧~

市委办公厅 李源豪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坚持”重要论述,为我们广大青年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全过程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选调生,我将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村民“身边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坚持自信自立,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打响村满族文化品牌。坚持守正创新,发挥村党支部帮助村民致富、维护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走乡村善治之路。坚持问题导向,把村民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系统观念,将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生态产业有机结合,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满族文化优势,多方协作打造特色产业。坚持胸怀天下,立足大局、着眼大局、服务大局,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协调处   高艺菡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也将成为激励我们前进奋斗的不懈动力。作为青年选调生,基层一线就是我们最好的“练兵场”“磨刀石”,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牢记五个“必由之路”、领会“六个必须坚持”,继续在深入调研中体察国情社情,在基层磨砺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接诉即办中,我将以务实作风切实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出温度、提升幸福度;在疫情防控中,我将听从指挥、临阵不乱,全力以赴打赢首都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基层建设中,我将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俯下身、弯下腰、沉下心,以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汗水。我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 吕淑敏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北京选调生,我深感自己生逢其时、使命在肩,为党和国家事业增光添彩的天地正当广阔、大有可为。最让我受触动、受教育、受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当代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我决心接下来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原文上“下真功”“下苦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推动首都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在融入时代、服务大局上“勤思考”“活思路”;要牢牢把握驻村机会,将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基层实际结合,拜人民为师、练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获真知”“长才干”。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宣传部  王逸璐

作为新时代首都核心区的选调生,我将进一步坚定立场,争当“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发挥优势,争当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传播者;扛起责任,争当新时代社区工作的模范实践者。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深刻领会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决心,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社区工作的庄严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树牢系统观念,以首善标准、扎根姿态投身社区工作实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按照中央和市、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群众心理疏导、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社会矛盾源头化解和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坚持眼睛向下,用脚步丈量民情,走近“寻常百姓”,过问“家长里短”,拜群众为师,加强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办事处  瞿诗琦

作为一名选调生,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历史重任,必须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好学不倦,以常学常新融入新时代。我会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拜人民为师,向智者问策。在驻村期间,走到每一户村民家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向村民求教取经,带着责任问政于民,带着真情问需于民,带着问题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经验,增强工作本领。知行合一,以乡村振兴助力新发展。驻村期间,我将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努力探索乡村治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质量。做好村民党代表队伍建设工作,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用实际行动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