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丨突破的中国

2022-10-20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更高台阶,新的追求是什么?

当要素投入难以带动经济增长,新的动能在哪里?

当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即将到来,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答案是,创新。

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从跟跑到并跑进而领跑,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过去十年,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路径,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攀升,从2012年到2022年,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牵引着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2013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发射了多颗高分卫星,可以观察到国土的细微变化。这是过去十年里,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最大的区域之一——深圳前海。

 

2012年的前海还是一片泥泞的滩涂。十年之间,一座座蕴藏着创新密码的建筑物,从土地中生长出来。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新中心、人才驿站、创业学院,创业者能享受从公司注册到上市的全流程服务,601家团队在这里完成创业孵化,其中香港团队331家。

 

距离梦工场不到两公里,就是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启用不到一年,签约入驻的金融机构已达到195家,为创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近500件专利完成申请,办理的专利受理、转化运用等相关业务超过6000件。

 

如今的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85项,其中80多项在全国得以复制推广。

 

当我们将视线从前海扩大到全国,会发现创新已经无处不在。

如今,在导航软件上搜索“创新”两个字,会得到总数超过5万个目的地。过去十年里,它们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加速向中西部延伸,现在已遍布全国各省区市。

翻阅近年来国家科技领域的五年规划, 我们发现,“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从“十三五”起,名称变成了“科技创新规划”,从发展到创新,一词之变,两字之差,不仅是对“创新”的空前强调,更折射出全新的发展理念。

我们收集了31个省区市的“十二五”“十三五”科技规划,对62份文件150多万字的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改革”一词的出现频率从“十二五”的244次,猛增到“十三五”的748次,“创新”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从“十二五”的3484次猛增到“十三五”的7793次;“基础研究”出现的频率从184次增加到300次。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羲和激光装置,科研人员采用多项创新方案,获得了当前国际最高亮度、最低能散电子束。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王文涛:基于这项研究,可以将光子大科学装置压缩到桌面尺寸,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在湖北武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和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在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科研团队研制出国内最高精度的空间惯性传感器。

 

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负责人 白彦峥: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进行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琴一号”卫星等多次在轨试验。

 

点燃创新引擎,激发无穷动力。

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共提出了143项重点任务,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施工图上,一项项任务渐次点亮,到2021年已全部完成。

创新的动能如何持续保持强劲?从最近十年各项生产要素的流向中,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我们对近300家中国“独角兽”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创始人身上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他们中的74%,拥有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他们中的76%,拥有技术专业背景;他们中的三分之一,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在创办企业时,平均年龄只有38岁。

青年人才正在成为中国创新主力军。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1岁,“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

在全球800多万科研人员当中,仅有不到1%能发表被高频次引用的论文,他们因此被称为“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中国内地获此殊荣者935人,这个数字是2014年的7倍,研究领域涵盖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

 

十年间,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为人类科技进步正在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三角、珠三角,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土地空间如此稀缺的区域,如何用创新的指挥棒,集聚要素资源?如何提高用地效率,更好地支撑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各地在不断探求破解之道。地处长三角的安徽,将目光投向了那些低效和闲置的存量建设用地。

 

作为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负责人,李正茂最近的工作重心在围着土地转。合肥经开区被称为“安徽工业第一区”。但随着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成长的烦恼却日益凸显。

 

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主任 李正茂:我们肯定要发展一些附加值高的、新兴的产业,但这又是一个矛盾,为什么,没有地了。

一面是大量加工型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一面是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无地可用。如何跳出产业在中低端徘徊的泥潭,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合肥经开区创新转型升级办公室主任 李正茂:我们当时举棋不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之后,提出了科技创新,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最终大家决定,我们先试水。

 

2017年,合肥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经开区开始探索“产业+科创”模式,对土地精打细算,区内企业按亩均营收、利润、研发投入等多项指标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用地政策和财政政策,倒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724亩土地原本属于一家建筑机械企业,因长期闲置被收回后重新规划为智能科技园。机器人研究院、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以及新能源汽车总部相继落户,牵引起多条千亿级产业链。地还是那块地,但每亩土地的效益已经从2013年的15万元提高到37万元,翻了一倍还多。

我们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对长三角、珠三角所有城市每个月招拍挂出让的土地分门别类加以汇总,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代表新增土地的不同用途。蓝色代表工业用地,黄色代表住宅用地,绿色代表其他用地,每一张便利贴对应着1个百分点。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工业用地在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43%提高到2021年的49%,多了6个百分点,住宅用地占比基本保持稳定。过去10年间,我国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26.5%,但同期创造出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

从卫星上看中国,经济结构之变清晰可见。

 

 

在江苏苏州科技城,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成长壮大,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精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40多家。

 

 

在四川天府新区,2022年,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四个园区全部建成投用,已落地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超过120个。

 

 

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设立。2022年,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设,统筹中科院16个院所、高校的创新资源,推动集成创新和关键技术落地转化。

十年之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3个增加到23个,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33万家。

 

钱往哪里去,也是观察经济的一个风向标。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每天,数以亿计的资金在股市中流动。

2012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19个行业大类中,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 2021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增长了一倍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升至第二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从原来的13家增加到97家,进入前十名。

 

资本市场风水轮流转的背后,是新旧产业的进退与更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在科创板上显露得更明显。

2019年科创板开市到2022年上半年,短短三年时间里,429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募资总额超过6100亿元。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10.3%,十年来,制造业、科技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不断扩大,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高水平循环正在打通。

新时代的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科技创新破解增长瓶颈。

在广袤的国土上,超200万个5G基站星罗棋布,在这个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上连接的,除了有数以亿计的手机,还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就是工厂。

 

夜晚来临,智能工厂里闪烁的灯带提示着生产正在火热进行。200多个高清摄像头、8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收集着生产数据,机器通过分析数据自主感知,传递和诊断问题,完成全自动化生产。

 

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着数百万家数字化工厂,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000万台套。按照每台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我们将联网机器最多的15个省份打印在胶片上,同时,将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15个省份打印在另一张胶片上,当两张胶片重叠在一起时,发现这些省份基本重合。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对冲人口红利变化带来的影响,让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创新不仅重塑了工厂,也再造了农田。

根据数万台农业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我们生成了一张数据图,可以看到一簇簇光团随季节更替,出现在从南到北的农业主产区。进入9月,光影开始朝着新疆聚集。

 

天山南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年日照达到3000小时以上,地球上最适合棉花生长的土地之一。

2021年,这片古老而广袤的棉田上多出了一些年轻的身影。

两个“90后”小伙子、4架农业无人机、300多套智能设备,完成3000亩棉花试验田从种到收,这是一场从没有过的挑战。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艾海鹏:其实刚接手到两个人挑战3000亩“超级棉田”这个项目的时候,第一感觉很兴奋,看看能不能用我们的科技,再给农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尽管乡亲们都不相信,但艾海鹏和凌磊两人干劲十足。凭借高精度导航和自动驾驶技术,无人播种机在大地上拖出笔直痕迹,很快,棉花幼苗就破土而出了。

然而就在他们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风灾突袭了农场。

 

一场8级的大风,让原本长势喜人的棉花苗被吹死一半,在研发团队远程支持下,智能机械设备马力全开,高效完成了补种工作。春去夏来,无人农场渐入佳境。过去需要人工搅拌的肥料,日夜守护的泵房,一百多个手工转动的阀门,几十吨扛在肩上喷洒的农药,现在一个小小的平板电脑就能搞定,无人化作业率达到60%,而且每亩地成本降低了几百元。秋天,采棉机的歌声涌向天边,望到最远的地方,分不清是棉花还是白云。一年的艰苦努力都在这一刻化为了丰收的喜悦。

 

十年之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57%提高到72%以上,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分别超过85%、90%和97%,有力支撑了中国粮食18年连续丰收。科技创新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力度推动农业迈向现代化,这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从没有过的新突破。

数字化浪潮还重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数量高达90多个。“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这些新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如今数字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

 

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数字化浪潮也带来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加速提升。

在国家统计局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核算了过去十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从2013年到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8%,速度快于GDP6.6%的年均增速。

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创新正推动中国经济发生着历史性突破。

 

更高,十年之间,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在珠穆朗玛峰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信号覆盖珠峰峰顶。

 

更深,十年之间,载人深潜器从7062米向11000米进发,探索深海奥秘。

 

更远,十年之间,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祝融号”在4亿公里外的火星上留下印记。

 

一座座车水马龙的城市,一个个欣欣向荣的乡村,一家家生机勃勃的企业,还有无数个努力奋斗的中国人,正汇聚起一个持续前进,不断突破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