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北京有位为古籍“续命”的医生

2022-07-28    北京组工

古籍作为联通古今文化的重要介质

带着浓缩的生命记忆

记录着旧时过往的点点滴滴

保存着文明的火种

是现代人窥知过去世界的窗口

古籍修复师如同救死扶伤的医生

用灵巧的双手修补着

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本期《为你喝彩》

带您走近

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主任

北京西城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晓静

 

古籍修复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

从脱酸到配纸染纸再到修复装订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古籍修复讲求修旧如旧

不仅要求纸张材质、纹理

与古籍质地相同

更要求颜色相近

修补作为古籍修复的核心步骤

十分考验古籍修复师手法的轻重

以及对多种修复工具的调配

因此,经验在古籍修复师的

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书店第四代古籍修复师

徐晓静已有18年的工作经验

18年里

她先后修补了元刊《普宁藏》本

明宣德刊本《御制四书大全》

等几千本珍贵古籍

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

极具珍藏价值的作品

凭借在古籍修复领域的贡献

今年6月

徐晓静作为古籍修复行业的首位党代表

走进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会场

古籍修复要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华

目前

全国馆藏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

这些数据背后写满了

徐晓静等一代代古籍修复师

经年累月的忙碌

今年四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推出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古籍修复行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

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

加入到古籍修复的队伍中

共同携手传承中华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