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派干部风采录|3年玉树情,他们从“北京恩人”变为“北京亲人”

2022-07-25    北京组工

2020年11月10日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

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份荣誉对于在废墟中

重新站起来的新玉树而言是最好的肯定

而这成绩的背后

离不开一位北京援青干部的努力

他就是北京市密云区第四批援青干部薛云波

在挂职期间

担任玉树市委常委、副市长

 

一个地区要发展经济

就一定要发展文化产业

玉树市有着独特的雪域高原地域风貌

还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

但是这类文化产业

长久以来都具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很难走进更广阔、高端市场的渠道

面对玉树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困境

薛云波看在眼中

感觉似曾相识

具有丰富宣传经验的薛云波

一方面和当地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为特色产品做资质认证、产品认证

另一方面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拓宽推广销售渠道

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

薛云波将玉树市的特色产品

推介到了北京的展销会上

薛云波的工作

推动了文化交流、交往、交融

打响了文化援建品牌

然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

产业援建才是援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

就有这样一群人

在为当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忙碌着

 

这位与当地老百姓一起

搭帐篷、挤牛奶、聊家常的人

就是玉树州称多县委常委、副县长谢立军

三年前

他从北京市石景山区来到称多县

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建工作

 

称多县高原风光虽好

但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

地广人稀

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

使得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转变当地牧民思想

让他们看到改变的成效

谢立军争取到了90万援建项目资金

为村里的生态畜牧合作社修建畜棚

2020年畜棚顺利完工后

合作社当年生产效益提高到了57.8万元

一个棚顶带来的变化

让村干部和牧民们的心态

开始发生转变

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向往

 

除了修建畜棚

谢立军还在称多县大力推进

修建综合商业楼

这个看起来并不先进的举措

在地广人稀的称多县

却是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

 

今年年底

这座由谢立军全程参与建设的

综合商业楼将全面启用

虽然目前只启用了部分功能

但是盈利的模式

已经开始慢慢展现

12年间,北京先后派出

四批共206名援青干部走上高原

累计投入对口资金51.3亿元

实施各类援建项目865个

为玉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两地相隔多远

“京玉情”早已洒满玉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对口援建,并非一日之功

三年又三年

一任任援青干部

通过一件件稳扎稳打的实事

编织出青海美好生活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