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社区防疫进行时» 经验做法» 正文
经验做法
顺义区封控区的疫情防控“守门员”——孙文娟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顺义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5-27

孙文娟,是顺义区空港街道嘉园社区党支部书记。5月9日上午8时,顺义区嘉园社区会展誉景小区进入封闭管控状态,社区和街道干部十个人,就住在了物业临时腾出来的一间办公室,沙发和简易椅子当床,忙起来几乎也没有时间睡觉。

一、没时间洗脸刷牙

会展誉景小区地处首都机场周边,临近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因有确诊病例出现,其中有的楼被划定为封控区,其他区域为管控区。5月11日,由于此前转移重点人员,在隔离点检测出阳性,封控的第四天,封控区的居民按要求转移至隔离点。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需要克服的难题,转运的居民有12位老人,还有幼儿,最小的只有两个月大,去集中隔离点,有孩子的家长要带的东西更多。我们尽最大能力争取,协调酒店为带孩子的居民提供尽可能大的房间。”孙文娟说。

在有限的条件内,争取最大程度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在会展誉景小区,居住的有一部分外籍人员、少数民族等,有特殊就餐需求的居民,社区特别统计出相关信息,对接给隔离酒店,为他们安排符合他们饮食习惯的餐食。

转运居民的工作量巨大且琐碎,孙文娟和同事们前一天晚上直接干到了凌晨一点半。“前三天几乎没时间洗脸刷牙,七个女同事也不例外,还好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只能看到两只眼睛。”每天晚上孙文娟会组织工作人员,一起复盘当天的工作,“大家看着彼此的样子也会忍不住互相笑一笑。”5月12日,封控区居民陆续转运集中隔离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能稍微喘口气,有的抽空让家里人来送些生活用品。

二、40分钟反馈关键流调信息

嘉园社区是由会展誉景、名都园、嘉浩别墅三个小区组成,其中会展誉景有部分高层和别墅,共有1189个住户,现居住在小区的有1538人,在小区外围,还有83个商户。目前,除了保障居民生活用品的商户对内开放,其他商户已经及时配合关闭。

社区情况几乎是刻在孙文娟骨子里的,不需要数据表,回答起来不假思索,在封控前后,这本无形的台账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区、街道层面,孙文娟还担任着基层流调员的角色,为流调部门提供社区信息及平面图,配合上级细致反馈流调信息。5月11日,孙文娟接到了流调电话,有重点人员曾到访过小区外围的餐馆就餐,拿到具体地点和时间,孙文娟第一时间在商户群里发布消息,联系到商家,抽调了店里的监控和健康宝到访信息,从接到电话到反馈上去信息,全程只花了40分钟。

虽然早就有预案准备,但是面对第一次封控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显然是不够用了。“居民有事第一时间打的就是社区电话。”封控的前两天,每个社区工作者几乎都在不停地接打电话,嘴里不停地说,打一个电话平均就要三五分钟,“要安抚社区居民,让他们放下心来。”

三、社区老幼均设精细台账

经过前期的摸排,孙文娟和工作人员早就对社区有了更加清晰的底账,原来粗略划分的老幼病残孕,得到更加细致的分类,儿童的年龄段细分为0-3岁、3-6岁等,将老人的年龄划分为60-70岁、70-80岁和80岁以上,同时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群体纳入到重点人群名单。“如此可以让社区的工作更精准地服务到每个居民。”

有位孕妇居民临近预产期,居委会格外关注她的情况,提前做好了转运方案,实现点对点就医服务。有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从网上下单买菜,社区工作者还会教老人网上买菜,或者提供点对点购买物资服务。这些是居民关心的事,也是孙文娟要解决的事。

在做好衣食住行硬件保障的基础上,居委会和物业、业委会碰头,了解每天居民产生的新需求,对有困惑的居民进行安抚,“给居民讲清楚,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他们也能最大程度放下心来。”孙文娟说。

虽然不是学社工专业的,但孙文娟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让她具备了一个社区书记该具备的全要素。封控在小区,回不了家,孙文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家人帮忙带两个孩子,让她得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