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后的“无名英雄”
就在上周末,北京冬奥会完美收官。在赛场上,冰雪健儿是冬奥会的主角,赛场外,默默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也在闪闪发光。本期《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节目就带您认识两位默默在背后保障冬奥赛事有序运行的后援力量。
孙湧
朝阳区亚运村街道民族园社区党委书记
朝阳区亚运村街道民族园社区临近北京冬奥村,与鸟巢、冰立方隔街相望,是冬奥核心管控区,保障压力很大,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孙湧责无旁贷地挑了这个担子。冬奥会开幕前夕,孙湧和社工们无一缺岗,始终坚守在冬奥保障一线。
就在除夕的前一天,孙湧和社工们也依然为冬奥会的开幕而在辖区内奔忙。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不是筹备年货的时候,而是“备战”的时刻,因为在这天晚上,鸟巢将进行冬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一切保障都要按照正式开幕那天布置,一刻也松懈不得。
巡查时,经过的每一家都不漏掉,即使有的商户已经关门闭馆,也一定叮嘱拍照确认。同样的话,一天可能要解释上百遍,但孙湧和社工们一直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工作。孙湧说,能为冬奥保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
孙湧和他的同事们在鸟巢外,全力保障着重大活动时周边出行秩序和平日里社区老百姓的大事小情。而在延庆,也有一位“无名英雄”。十年来,她默默维持着街面上行人的出行秩序,风雨无阻,还因此与冬奥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贾庆华
延庆区公共文明引导员大队大队长
整齐的站姿、统一的手势、礼貌的导引,这些日常在车站、路口值守的“柠檬黄”已然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贾庆华就是其中一员。延庆区文明引导队成立于10年前,从起初25人的规模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人,贾庆华一直都在,每一次有新人志愿者加入,她都会亲自为他们进行培训。
“热心肠”的贾庆华工作起来认真较劲,私下里对待队员们却像家人一般温暖。这样一支平均年纪55岁,但却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的队伍,在贾庆华的带领下,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这份在别人看来细碎又重复性极强的工作,给了她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而贾庆华本人更是因为“榜样”的荣誉,被邀请参加了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
一个在社区每天奔波20000步,一个在路口、车站每天值守4小时。孙湧和贾庆华,做着大家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却往往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保障力量。他们平凡却又不凡,是无数社工和志愿者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