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采取多项措施,提前谋划、全面部署、统筹指导、分步落实药店购买“四类药品”人员信息登记统一通过“京药通”系统实现收集、登记、上传工作,使辖区药店持续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筑牢辖区疫情防控网。
分级部署,全面启动系统。召开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调度,区市场监管局部署,明确过渡期双渠道报送、“京药通”15日全面独立运行的工作节点,药店不得拒售“四类药品”的重要政策等内容,确保全区各相关部门和药店全面掌握“四类药品”销售要求和上报渠道等。
分段管理,“两端”明确分工。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沟通,分别明确“京药通”系统的监管端由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回访端由区市场防疫组统筹安排,建立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2个平行管理账户和28个街镇管委会回访子账户,再次梳理追踪回访工作要求和流程,形成“京药通”数据闭环管理。
分类培训,指导“两类”群体。组织辖区市场所执法人员和在营药店在各分会场召开云培训,列出常见问题,强调执法人员监管和药店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再次部署“京药通”系统工作安排。建立配套的检查笔录、药店自查表、培训教材等工作附件,将“京药通”操作和疫情防控作为药店必要培训内容。
分析路径,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健康宝扫码弹窗、特殊人群无法使用健康宝、系统临时故障、非北京居住地顾客等各类情形,指导药店建立应对措施,制定立即报告制度、协助登记信息等有效的解决方案;对跨区的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顾客等紧急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与外区市场监管局、本区卫健部门和街镇建立紧急报送通道,明确报送路径,顺利完成信息登记上报工作。
分块检查,归纳检查要点。制定人员、京药通和防疫措施等检查要点,京药通操作、四类药品漏登、防疫措施不到位等易出现问题,根据要点和问题,科学制定检查频次和检查措施,精准掌握药店经营状态,将新办、停业后复业、转让等情形的药店作为检查重点;划分重点区域,将隔离点、城乡结合部、西站南站、批发市场周边药店作为检查重点,持续开展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