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刊发“京组轩”文章:奔波路上,有了“幸福港 湾”
奔波路上,有了“幸福港湾”
北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关爱快递小哥
京组轩
“史各庄这个家,暖到了我们快递小哥的心坎上!”在京当了三年多快递小哥的卢志强,最近一年在北京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口中的家,其实是昌平区史各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的暖心驿站,是供快递小哥休息的场所。像这样的暖心驿站,在北京还有很多。
△史各庄街道开展“‘小哥’迎冬奥 一起向未来”冬奥主题活动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快递小哥感受到首都的城市温度,北京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平台优势,开展关心关爱工作,形成了阵地有体系、服务有内容、治理有路径、信息化有效运用的工作特色,推动快递小哥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格局。
“快递小哥这个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分散性强、户外工作时间长,服务阵地必须就地就近、体系立体。”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些特点,全市以党建为引领,建立起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平台,以社区楼宇党群服务站、快递配送站等工作阵地和辖区餐饮、药店、便利店等商户门店为支撑的服务体系。
△东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开展服务的党群服务中心都位于快递小哥人员业务聚集区,让小哥随时随地能够享受服务。东城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四季暖风(蜂)”活动,明确解决急难问题、强化情感认同、建立激励机制等22项“暖蜂”清单。丰台区协调万泽龙快递园区物业方,提供600平方米场地建设“小哥之家”,并配备2名专职人员,服务周边12家快递企业356名快递小哥。怀柔区联合88家沿街商铺、银行等,链家集团党委依托全市链家门店,建设暖心驿站。
△丰台区万泽龙快递园区“小哥之家”
紧贴区域实际、快递小哥需求,创新服务内容。各党群服务中心普遍提供生活暖心服务,快递小哥可在这里临时歇脚、饮水、热饭、充电等。深挖服务需求,统筹部门力量,精准提供专业服务。海淀区四季青街道协调1栋公寓楼,集中解决300余名快递小哥住宿问题。西城区成铭大厦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减压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朝阳区朝外街道等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交通安全、劳动权益保护等讲座。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部分党群服务中心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等服务。强化引领性服务,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党组织作用,推动在分拣站、快递网点、外卖配送站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加强对优秀快递小哥的联系培养。
兼职“网格助理员”、担任“副楼长”、看到安全隐患“随手拍”、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如今,越来越多的快递小哥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在党群服务中心带领下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西城区引导快递小哥运用“全民皆报”APP,在隐患排查、违禁品管理等方面提供情报线索。朝阳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28个,引导3600余名快递小哥成为“小巷管家”,收集问题1500余件。在两次京外关联本土疫情中,昌平区700余名小哥响应党组织号召,投入封控区物资转运工作。
健全实体化的服务体系外,全市还注重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快递小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把389个党群服务中心标注在高德、百度等地图上,快递小哥行走中便可立即找到附近服务网点。指导各区将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名录及区级资源清单汇编成册,制作成党群服务中心名片,在各快递小哥微信群进行传播,为开展活动、享受服务提供便利。各党群服务中心普遍建立快递小哥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更新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