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井喷式”增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亟待解决。南苑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民生关切,着力解决群众需求“痛点”,持续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让居民充电不再难,切实打通充电桩进驻小区“最后一米”。
见缝插“桩”。南苑街道西宏苑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在小区内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成为众多居民的共同心愿。社区干部对西宏苑小区14栋楼的居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电动自行车底数。街道、社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疏整促、环境整治、创城创卫等工作统筹开展,经过多次问需和征求意见,街道决定将西宏苑小区10号楼西侧环境整治出的公共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建设便民车棚并增配充电桩。像西宏苑小区10号楼西侧一样成功见缝插‘桩’的,还有在西宏苑小区13号楼北侧小花园,新添的便民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西宏苑小区11号楼西侧的便民充电车棚正在开工建设中。
老车棚装新电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次实地勘测和走访,在小区现有便民车棚内“量身定制”独立、小巧的充电桩,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铺设电路,保障电量供应。老车棚有了新功能,现在安装了充电桩,每个充电接口的下方,都张贴了操作指南和二维码,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充电进程、已充电时长、费用明细等信息。此外,充电桩附近设置了报警及消防专用装置,让居民安心使用。与此同时,西宏苑小区原有3处车棚也分阶段改造“提档升级”,增设充电接口。
车位巧置换 电动汽车有了“加油站”。随着新能源车日益增多,西宏苑小区充电桩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小区现有车位是固定车位,如果在现有车位增设快充站必然挤掉一个停车位,用户利益也会受到影响。社区与物业、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小区暂时有一个空余车位,正好可以腾出空地,但由于与两侧车位距离较近,不能满足安装条件。考虑西宏苑小区1号楼西北角的一个停车位附近空间大,社区和物业面对面征求用户意见,最终将两个车位进行了置换,既满足了用户停车的需要,也实现了小区首个电动汽车快充站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