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峪乡采取判、诊、治、调“四诊法”,坚持诉求“全办理”,精准研判下交工单,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将初步判定不合理诉求或有一定解决难度、涉及人员范围广、没有明确解决途径的诉求下交给群众去评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实现“应办尽办”“应交尽交”,从而推进“群众事群众办,群众事群众议”良性治理循环的形成,积极探索“下交”工作的“本土”路径,有效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向前一步和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精准“判”。村级专班接到下交办理事项后,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了解事件情况,结合干部包片、网格包户等制度,开展包片会商,先期研判、提交村级专班一事一议。
一是研判工单等级,按照来件次数、来件内容、来件人员情况等因素,结合包片会商结果,交办工单按照一般、复杂、疑难分类定级,作为下交工单处理依据。
二是研判临时评议团范围,根据下交工单等级和工单事项特点,确定一般性、广泛性、代表性、权威性评议团的组成方向,从而选定村说事评理服务队员、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先进党员)、四邻、热心群众等不同人员参与工单办理。
三是研判专业辅助人员范围,针对初评需要政策性、法律性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权威性参与的交办事项,通过支部吹哨召集律师、主责科室等专业人员参与问题解决,保障工单处置的专业性和权威信性。如黑豆峪村处理谭某陈两家三代的宅基地纠纷事项时通过“评议团+邻里圈+主责科室”的模式,进行评议调解,取得良好收效。
精细“诊”。初诊把准脉。临时评议团和必要专业辅助人员召开事件初诊会,尽最大可能还原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来龙去脉、寻找政策要点、诉求重点、解决难点等重要信息材料,形成初步评议调解方案。会诊配好药。临时评议团将初步方案,提交村党支部审核把关,从诉求人特点、矛盾集中点、法律、政策等多角度全方面进行梳理,挖掘问题本源,厘清解决思路,有针对性选取办单、调解、评议等方式,找准突破口,有的放矢,确定正式评议调解方案。
精心“治”。针对评定为一般性的交办事项,积极发挥党员责任田、微网格作用,在充分做到见人见事见面的基础上,召开包片评议调解会,全力做好解决解释解气。如刁窝付某反映扬尘的诉求,通过网格员梳理事件全过程,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拆违公司与付某之间垃圾处理纠纷,通过见人见面、解释解气,在包片调解会上得到圆满解决。
针对复杂性交办事项,由村级专班牵头,临时评议团参与组织安排现场调解、当众评议,通过邀请熟人、背靠背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梨树沟断气纠纷诉求,通过村专班带队,入户走访、现场评议、双方调解,最终民俗户与燃气公司双方和解、达成共识。
针对疑难性交办事项,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村级专班组织临时评议团、邀请专业辅助人员共参与,召开评议会,采用向前一步模式,参与人员对于交办事项进行充分发表意见,鼓励诉求人充分抒发个人观点、诉求论据,从而找准诉求突破口,群评群议,促进问题解决。如黄松峪旅游连接线问题,有党支部书记吹哨,邀请区农业局、区经管站、区公路局等多家单位到现场进行面对面解答一对一答疑,乡人大通过组织代表评议充分反映群众诉求,最终得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诉求率断崖式降低。
针对重点诉求人事项。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乡党委书记带头施行三下三上三见面,包一单、做实一单、解决一单。三下“律师、心理咨询师下村、领导班子下户、纪检监察下科室”、三上“第一时间了解百姓诉求,主动上门问需、主动上门问计、主动上门解难题”、三见面“每周下村与诉求人见面、召开下交会前与诉求人见面、下交定性后回访见面”,综合使用心理疏导、思想转化、引导诉讼、熟人调解等形式逐步化解。如黑豆峪村重点诉求人李某,通过领导包单,多次下村入户与诉求人见面,在厘清诉求根源的基础上,引导其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目前该诉求人已连续三个月无诉求,并积极为村内招商引资。
对于“下交”事项评议后进行事后公示,当天在村级12345专班会及办公群进行评议结果公告,每月将评议事项及结果在村级公开栏、电子屏进行公示,每半年将评议事项及结果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通报,引导群众通过引导鼓励村民参与评议或公示评议结果,树立乡村公共正义,构建“村内不良之人有人管,村内不平之事人人议”的良好社会风气。
精致“调”。针对下交办理工单,推行“交我办”包单管家制度,针对一般性的交办事项,从接单到后期评议调解,直至工单办结,实行一盯到底,全流程跟踪;针对复杂性工单,在全流程跟踪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定期回访服务;针对疑难性的交办工单,在跟踪服务、定期回访,增加一对一谈心疏导服务,提供“管家式”服务,以群众诉求倒逼工作作风转变。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倒逼政府服务能力、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体系的提升,让群众真正成基层问题的“裁判官”,让评议真正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演说台”,让接诉即办下交工作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加速器”。
自我区推行“下交”工作机制以来,黄松峪乡探索实施“1234”下交工作机制,以群众诉求为导向,通过民事民管、民事民调、民事民议、民事民评,推进“下交”评议闭环管理,探索“下交”工作“本土”路径,有效推进“接诉即办”工作向前一步,截止目前共“下交”办理84项,解决满意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