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怎样更精准?这位清华博导带来了他的“抗疫神器”

2022-01-10    北京组工

他立志于用科技助力新冠肺炎的临床精准诊断和治疗,与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PCR仪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的精准度。多年来,他埋头科研推动医疗器械的科技成果转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获得欧盟准入并完成出口。本期《为你喝彩》带您走近这位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永。

 

郭永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博士生导师

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郭永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2001年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研,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事科学和工程的训练。之后,他又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研究微液滴技术。多年来,不断跨领域学习的经历,让郭永总是能在新技术可创新应用的前景中看到不同。

2014年,郭永回到清华大学担任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开始研究微滴PCR技术的转化之路,他敏锐地觉察到这项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或许能够大展拳脚。当时,这项技术在欧美也才刚刚起步,毫无可借鉴的经验。四年时间,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摸索,终于实现了技术层面的巨大进步。2017年,郭永团队研发的微滴数字PCR平台获得第一张医疗器械批文,2018年正式进入市场。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医疗试剂盒缺乏、确诊艰难等困难亟待解决,郭永团队自发加入抗疫队伍。那时他们自主研发的数字PCR平台刚刚投入使用,为了更精准地助力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郭永团队夜以继日,在2020年1月底前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并于同年4月获得欧盟准入,7月上旬正式完成出口第一单。

目前,郭永团队的数字PCR平台已经研发到了新一代的测试阶段。相较于之前的产品,新一代数字PCR平台的性能大幅度提升,自动化更强,在临床检测中能够做到精准、快速、便捷、超敏,有助于国家更好地控制疫情。未来,郭永将引领团队继续坚持科研道路,不断创新,解决新的医学难题,默默推动科技前进,使人们能够享受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便捷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