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前置导向,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以看得见的惠民利民成果,增进辖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打造“古城新貌”。
一是聚焦需求解难题,丰富休闲活动空间。坚持谋在实处、干在实处,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补强短板,广泛倾听民意,切实解决群众休闲活动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织补城市功能,拓展公共活动空间,充分调研征集民意,合理安排滨和园社区内边角地带功能分区,设置无障碍通道,统一维护绿植和过道,定点开放球场,定期检修与维护排水设备,为居民打造出多功能休闲驿站,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着力打造“精品街巷”,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要求,遵循“一街一策”的理念,高标准推进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净化空间做好“减法”,公共区域做好“加法”,完成古城地铁宿舍、古旅职东墙外胡同民生环境整治项目,建好“民心”工程。
二是聚焦长效促改造,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提升人居环境有效结合,深入群众倾听民意,逐一突破重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群众反映的诉求得到解决。补齐社区配套漏洞,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题,将环卫楼小区电梯和立体停车楼2018年建成后未启用问题列入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吹哨”相关部门及居民代表进行协商,多方达成一致方案,成功更换物业公司,街道、社区、首华物业三方广泛征集民意和成本测算,制定收费方案,经业主大会通过,电梯和立体停车楼已经全部正式安全启用。充分盘活老旧小区闲置资源,利用南路西社区废旧车棚升级改造成“垃圾分类驿站综合体”,专职工作人员管理运行,垃圾分类指导员早晚时段值守,促进居民养成自主分类、定时投放的良好习惯。
三是聚焦服务暖人心,实现生活安全便利。坚持把群众所需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迈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辖区老人居住多的特点,利用古城南路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坚持精准对接便民采购、居家养老等服务需求,重新规划利用废旧车棚,改造成为便民餐厅和生鲜超市,可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等服务,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打造便捷、优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扎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成26处点位84个元素的无障碍设施整改和219处便民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古城南路精品无障碍示范街和温馨家园周边“一刻钟”无障碍服务圈,完成了从单一场所转向区域性全要素改造提升,惠及周边3300余名残疾人和1.3万名居民,荣获“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