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顺义区木林镇党委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三步走”的方法,解决西沿头村民出行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调研往“实”里走,倾听民意解难题
木林镇西沿头村位于顺密路西侧,村域面积5000亩,常住人口2440人,作为木林镇人口大村,每天外出务工、求学的村民较多,乘坐公交车的需求较大,但因顺31路、36路等公交的站点距离村庄较远,加上村内主要路道路狭窄,无法保证公交车安全正常通行,导致村民出行十分不便。
为解决西沿头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镇党委书记多次带队入村走访调研,同村民代表、党员进行座谈征集意见建议,并组织公交车公司、镇相关业务科室协商解决方案,最终确定通过摆渡车的方式解决出行难问题。为了确保项目真正地落实落地,镇党委提前谋划预判,协助西沿头村解决资金、审批手续、运营维护等问题,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保障往“细”里走,满足出行便利需求
为了更好满足群众的需求,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西沿头村党支部迅速启动项目实施,结合村庄道路、居民流量等情况,对周边路况、人口出行、乘车需求、线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数据收集和入户走访,村党支部以顺36路公交总站发车时间点、发车间隔及车辆人员管理相关制度规定为蓝本,进行时间、站点、路线等事项的规划,确保落细落实摆渡车项目。
服务往“心”里走,共筑和谐“大家庭”
经过多方全力配合,西沿头村购置2辆金杯车作为摆渡车,配备3名司机,在村内设置3个固定站点,发车时间从早5时至晚10时,早晚高峰每20分钟一趟车,平常时段每30分钟一趟车。同时,西沿头村党支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站点”发挥在职党员、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实现志愿服务与村民需求对接,形成“正能量”传递。
自启用摆渡车以来,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真正改善了区域交通环境,保障村民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