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卡脖子”难题,她让中国实现“鸡蛋自由”

2021-11-30    北京组工

她是中国最懂蛋鸡的人之一,耗十年时间培育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品种——“京红1号”,打破外国封锁,让中国的鸡蛋产量迈上新台阶。本期《为你喝彩》带您走近这位蛋鸡行业的“鸡妈妈”。

 

刘爱巧

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是养鸡大国,也是鸡蛋消费大国。峪口禽业种鸡研发负责人刘爱巧,深耕蛋鸡养殖行业三十五载,她培育出的蛋鸡品种,平均每只鸡的年产蛋量可达330多枚,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鸡蛋产量。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蛋鸡种源绝大部分依靠国外引入。为摆脱依赖进口的现状,刘爱巧毅然扛起重担,立志要让蛋鸡培育技术早日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为此,她带领科研团队进行品种研发,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力求解决“卡脖子”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刘爱巧率领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新品种“京红1号”、“京粉1号”,这两个品种的蛋鸡年产蛋量赶超国际水平,打破了国外育种公司的长期垄断,彻底扭转了中国蛋种鸡业“洋鸡”一统江山的局面。

目前,刘爱巧培育的种鸡苗覆盖全国31个省市,中国老百姓每吃两枚鸡蛋就有一枚源自刘爱巧培育的种鸡。也因此她有了一个极为形象的称号——“鸡妈妈”。因她在蛋鸡养殖行业的突出贡献,刘爱巧先后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等荣誉。

沉浸蛋鸡养殖行业35年,从养好鸡,育好种到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刘爱巧一直坚守在行业一线,啃硬骨头,勇于创新,为产业自立自强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