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党史学习教育» 本市动态» 正文
本市动态
西城区椿树街道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30项民生清单为群众办实事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1-10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西城区椿树街道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打造两个“红色阵地”,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列出学习教育、暖心关爱、便民服务、安全守护和城市环境五类30项为民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

红色阵地,党员守护初心启航线。6月23日,椿树街道两个“红色阵地”,即“一街一路”红色初心起航线、魏染书屋“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正式落成。“一街一路”红色初心起航线是椿树街道将地区红色资源连点成线,通过浏览参观、沉浸体验和深度讲解的方式,为地区党员干部提供追寻红色历史的新阵地。“一街”即东椿树党史文化一条街,这里陆续推出了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重温初心故事等内容。“一路”指以椿树书苑(林白水故居)、京报馆(邵飘萍故居)、福州新馆(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新京华书局为代表的红色初心线路。揭牌仪式当天,15名青年党员代表作为先行“体验官”,体验了“一街一路”红色初心起航线路,重温百年党史。

学习教育,初心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椿树街道以京报馆中的魏染书屋为载体,以革命志士邵飘萍英勇就义时间1926年4月26日凌晨四点钟为名,开办“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该课堂分为学、思、践、悟四个环节,从6月初设立至今,辖区49个支部近两千名党员陆续在红色课堂中,感悟百年党史蕴含的智慧与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红色初心课堂所在地魏染书屋装饰得非常用心。屋内长桌醒目处,有“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的桌牌。桌上的“书签树”,挂着党员们制作的信仰书签。桌边摆放着拓印工具,党员可体验报纸印制。墙上贴着长长的画卷,展现了社区志愿者在疫情期间辛苦付出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暖心关怀,“爱心敲门”上门送关爱。“爱心敲门”行动是街道针对辖区内高龄、伤残、孤老等行动不便的群众,主动提供上门收取药费等服务。为了让服务更贴心,工作人员上门收单前会做好电话预约,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打扰。上门收单时会双人出勤,坚持做到“三清”,即票据清、金额清、材料清,当面核实无误后双方确认签字,确保单据“零差错”。返回单位核对无误后,再录入系统并严格落实三天上报制度,单据审核完毕后将报销分割单再次上门送达。“爱心敲门”暖心关爱服务不仅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也使群众感受到贴心服务无处不在。

安全守护,“里子面子”实现双提升。椿树街道自启动魏染胡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以来,在党建引领下,特别针对京报馆周边街巷的历史沿革、空间特色、功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尽量保留有价值的老门、老窗、老砖老瓦、老门墩等物件,力争做到修旧如旧,确保胡同整治有里有面儿。单元门朝向马路、多处进出通道、社会车辆多、管控难度大,针对开放式老旧小区难题,今年6月,街道在宣武门外东大街社区的5栋开放式居民楼安装了铁艺护栏及大门,对宣东社区临街楼进行封闭管理,让小区面貌更加整洁有序,居民更有安全感。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