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党史学习教育» 本市动态» 正文
本市动态
通州区玉桥街道“三类清单”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11-09

通州区玉桥街道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立足街道“三区一门”党建责任体系,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居民最切身的利益出发,抓住关键环节,分类分层建立“三类清单”,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治理视野,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深”挖掘、向“实”推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批民生难题。

一、找准“居民诉求”切入点,建立短期清单马上办

通过领导干部创城拉练、社区干部包楼入户等形式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列出“小切口”问题清单,推动能办理的马上就办。

勤调度,通堵点。玉桥街道党工委将12345市民热线作为察民情、访民意的重要窗口,始终坚持“日研判、周调度、月考评”工单机制,从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共召开研判分析会20余次,梳理出噪音扰民、物业管理等6类13个高频诉求问题,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靶心和发力点。同时,梳理出疫情类、民生类等即办工单,严守24小时、2小时办理时限要求,要求承办部门(社区)立即联系、当天解决、及时回复。葛布店北里社区形成诉求处置定制化服务,玉桥南里南社区建立“党建+服务、学习+培训、监督+协商”的“三驾马车”诉求办理机制,促进“接诉即办”出实效。

广征集,快办理。街道广开言路,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客户端、楼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广泛收集“指尖上的民情民意”,在“玉见”APP上发起问题线索征集活动,结合新业态党建,广泛动员居民、志愿者、小巷管家和快递小哥参与,共收集各类“民生帖子”80余条。柳岸方园等社区利用微信群“接单”,逐渐建立起网上“见帖即办”、线下“未诉先办”的模式,居民群众随手拍随手发,街道社区立即干立即办,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画好“基层党建”连接线,建立中期清单跟踪办

对于短期内很难办理完成的,玉桥街道建立中期清单,形成台账限期办好。通过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联动抓、协调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质量。

用好协商议事平台,开展微治理。“小支部、大党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业委会党支部作用,实现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建共建,开展共商难事、共解民忧的微治理活动。新通国际社区以四方联席会为平台,与物业沟通,妥善解决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等问题。艺苑西里社区持续开展楼门微治理,利用楼门议事厅确立了楼门公约、治理公示牌等内容,开展车棚整治、楼门美化、楼道堆物等治理,引导居民共同治理家门口的“大事小情”。

压实党建责任,闭环式督办。为推动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践行履职承诺,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开门第一件事”,玉桥街道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同步细化“履职践承诺,开门办实事”“五个一”行动内容,大力引导社区党组织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定期统计上报实事进展情况,实行台账管理,采用“拉练晾晒”工作法,一周一晒,一月一评,利用专题调度会、社区书记点评会、基层党组织会议定期推进实事办理进度,利用“掌上玉桥”“玉见”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展示成效,接受居民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已实施广场维修、道路修整、充电设施建设等项目70余个。

三、拓宽“项目工程”服务面,建立长期清单协同办

玉桥街道在着力破解“硬骨头”问题上下功夫,建立长期清单,增强多部门共同协商,将长期项目纳入各责任部门阶段性工作计划。

聚焦“七有五性”强短板。围绕居民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长期未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在服务“一老一小”、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停车管理等工作上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和小微项目。认真落实副中心控规,在全市率先启动“玉见幸福,桥见未来”街区级城市更新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停车资源统筹调查、玉桥北里小区公共空间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养老驿站建设等专项工作,完成16个小微项目,用于开展修整道路、修补楼顶、改造车棚等惠民利民措施,有效增加民生福祉。

聚焦“常态创城”重合力。坚持创城为民宗旨,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和“七彩文明,万家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主线,实现党员与群众、职能部门之间、基层党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与包片社区的“四联动”。结合街道实地检查和网格员日常巡查,高度关注梨园东里菜市场环境卫生、安全生产、道路破损的问题,强力组织多部门全程参与、现场办公,明确整改问题和完成时限,协调解决难以销账解决的重点问题。为社区增补绿化面积、建设休闲场地、清理整治堆物堆料等搭建沟通平台,有效解决督查重点问题,及时治理反弹反复问题。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