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门头沟区人力社保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红色流水线、服务零距离”党建实践品牌为引领,坚持“四实四通”,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被市局评为出色完成主要业务工作和行风建设综合考核目标区。
旗帜鲜明“促实干”,打通盲点惠民生。统一思想强合力,认真落实区政府系统“学党史抓落实”专题会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学党史 强担当 抓落实 惠民生”为主题讲专题党课;各党支部召开“学党史、抓落实”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抓落实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12种具体表现,认真查摆问题、严格整改,确保思想同频。明确目标强动力,坚持目标化管理,分解“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145项,制定年度重点工作138项,建立为民办实事清单25项,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练兵比武强能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设立“周三科室学习日”,推出“人力社保大讲堂”,召开“抓落实”专题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干部业务素养和服务技能。今年以来,在市人力社保系统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中取得团体第三名,五次在门头沟区优化营商环境“千人千题”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建章立制强助力,建立健全会前述职党组评、专题述职交叉评、年度述职全局评,公开考评结果、公开问题台账、公开整改进度的“三述三评三公开”等制度机制28项,实现抓落实的常态化、长效化。
问需于民“察实情”,打通断点解民忧。下好“先手棋”,构建“区级专班-行业部门-镇街-村居”四级就业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组建三级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在各村居“两委”干部中创新设立就业保障委员,确保专人抓专人管。下好“精准棋”,开展“百日敲门”就业专项行动,对接重点群体9747人次,走访重点企业3524家次,发放“一卡一书一码”1万余份(一张就业服务卡、一本就业工具书、一个就业二维码),收集需求问题8834个,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问题解决率达到95%。下好“关键棋”,在全区建筑工地树立维权告示牌,印发农民工维权卡片,创建“党建引领、根治欠薪”品牌工地,设立劳务人员权益保障示范点,实施7×24小时备勤机制,主动联系全区2000余名农民工核实工资支付情况。今年以来,为145名劳动者追欠工资254万元,全区未发生群体性讨薪突发事件。下好“组合棋”,落实“两山”理论守护人全域培训计划,提升1.1万余人次职业技能;建立门头沟小院联盟就业培训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实施“五个一批”就业工程(就业政策促进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创业就业带动一批、区内吸纳稳定一批、外出就业转移一批),开展“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2.69%,创历年最低;充分就业社区(村)比例达到65%,充分就业街道(镇)成功创建6个,创历史新高。
聚焦问题“出实招”,打通痛点纾民困。抓“早”,建立劳动保障“234”机制(聚焦建筑、保安等两个重点行业,压实属地、企业、部门等三方责任,搭建研判会商、联防联控、应急处置、联合惩戒等四个平台),在全市率先制定保安行业欠薪治理意见,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的专项联合执法,狠抓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今年以来,全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五项核心制度覆盖率均处于全市前列。抓“长”,加强“接诉即办”规律性研究,推出“12345”工作法(一个工作专班统筹;两个闭环推进:办理、督导“双闭环”;三个等级规范:常规件、特殊件、急办件;四个当天结案:当天接件、当天处置、当天答复、当天回访;五个是否落实:诉求是否查证属实、政策依据是否准确、答复口径是否规范、核心诉求是否有效解决、办理结果是否征求评价),建立“三清三树”机制(政策清,树样本;规则清,树标准;头脑清,树意识),落实“三实”原则(工作调度力争务实、诉求办理力求朴实、监督考核力保扎实),实现“降量提质”。今年以来,群众月均诉求量减少51%,解决率增长21.1%,满意率增长21.2%。抓“细”,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人员管理和安置平稳有序。圆满完成2.5万余人次参加的考试组织工作,实现“零疫情、零纰漏、零投诉”。抓“实”,通过建档立卡、实地走访、专题会商、跟踪督办等系列举措,解决多个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500余人的信访隐患。
换位思考“求实效”,打通堵点暖民心。“加”速度,在全市率先开展“局科长走流程”专项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体验办事流程,整合关联事项,简化了11项业务流程,变“群众来回跑”为“科室协同办”,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负担,升级全区人事考试招聘系统,变“考生跑腿”为“数据跑路”,最大限度方便考生报考。出“乘”效,针对企业及群众需求,编制下发4类政策服务手册3000余本,推出社保政策和职业指导微课堂67期,并建立“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一号咨询”平台,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今年以来,累计拨付资金1.68亿元,惠及群众1.7万余人次、企业1万余家次。“除”忧虑,建立“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末不打烊”的工作模式,推出“十办”便民服务措施(网上办、邮寄办、就近办、预约办、陪同办、上门办、优先办、快速办、容缺办、承诺办),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个性化办事需求,5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排名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