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丰台区“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工作法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25
238

六里桥街道位于丰台区北部,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余人,下辖16个社区、3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势能强劲。但辖区老旧小区连片、平房区基础差等各类问题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挑战。为进一步满足居民群众对高质量宜居、美丽、平安生活环境的美好生活追求,六里桥街道立足小区类型不同、诉求多样、资源差异等实际情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星光虽微弱,汇聚而闪耀”的治理思路,打造“六里星光”先锋办,探索开展“桥连民声”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星光导航”,以数据智库为“星云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星链矩阵”,以精准服务为“星图定位”,打造群众诉求解决的“星光服务网络”,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发力,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推动构建多元化、专业性、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模式。

化被动“接收”为主动“迎接”,开展“民意接待日”,让民声需求成为治理风向标

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位等问题既是老旧小区的通病,也是社区治理难啃的“硬骨头”。望园社区、金二社区、丰台路口社区、莲怡园社区等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去被动的“接诉即办”模式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六里星光” 先锋办创新工作方式,每周固定一日在小区内设立“民意接待日”,由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共建单位、属地派出所民警、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接待人员,通过面对面招待居民、敲门行动和日常巡查等方式,主动捕捉房屋渗漏、管道堵塞、便道破损等潜在高频问题,收集居民对环境改造、养老服务等民生事项的意见建议,结合接待结果精准定位问题和高发区域并上报记录,建立“需求清单”和“问题台账”,将问题化解在投诉前,为后续处理提供有力支撑。

“民意接待日”是“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的沟通链。旨在打破信息壁垒,拉近干群关系,做到主动靠前、源头发现和精准服务,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未诉”前端,形成“收集—反馈—预防”的全链条治理闭环。

在实行此工作法以来,丰台路口社区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9条,现场解决问题45个,通过协调化解复杂问题8个,居民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取得较好成效。“民意接待日”工作法是落实“零距离服务”理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有力实践,也为辖区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经验的创新样本。

化传统“响应”为数据“驱动”,上线“物业金管家”,让科技发展成为治理新动力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科技赋能助力基层治理已经成为建设“智慧社区”新的发展趋势。在六里桥街道保利益丰社区、西局玉园社区、靛厂村等物业服务管理较为规范的小区,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传统接诉响应转化模式,依托智能化技术和服务平台,搭建起“线上接诉+智能分拨+效能监管”的数字化系统,开创“物业金管家”机制,物业公司可有效整合“400热线+微信小程序平台”双通道诉求征集入口,实现账单缴费、报事报修、装修申请和诉求投诉等功能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系统依托AI算法对诉求信息进行智能分拨,使派单和受理响应速度实现“秒级回应”,方便业主“一键求助”,进一步发挥物业管理的有效性和专业化。同时,诉求处置情况全流程透明公开,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进度,显著提升居民对社区及物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物业金管家”是“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的科技链。为做好后期预防和效能监管,“物业金管家”系统会基于历史投诉数据建立高频问题清单和问题预判模型,形成“六里民情码”,实现诉求分类定级,便于社区联合物业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治理,做到智能预警和“未诉先办”双管齐下。

保利益丰社区“物业金管家”模式通过智能分拨提效率、数据分析找痛点、主动服务化解潜在矛盾等举措,从根本上减少了诉求量、压缩了处理周期、提升了精细化治理水平。下一步,将通过街道“物业联盟”为小区智能化建设提供新的参考。

化对立“投诉”为双方“解忧”,实行“常唠宽心话”,让榜样力量成为治理助推剂

在六里桥街道还有这样两类同质化高、归属感强的小区群体,一类是以军属为主的八一厂社区、六南社区、六北社区等小区;另一类是六里桥村、小井村和靛厂村3个“村域情结”浓厚的行政村。各个小区主体在城市发展沿革中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情感联结和生活关系,其中,榜样示范效应尤为显著。

立足“熟人社会”的典型性,进一步发挥居(村)民自治优势,“六里星光”先锋办推广实行“常唠宽心话”工作法,充分发动辖区丰台好人、有威望的军休干部和居(村)民代表、“六里星光”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群体榜样力量,围绕社区治理、邻里纠纷等常见问题,通过唠家常的方式加强沟通,做到需求提前了解、问题针对性解决,实现“好邻居有事好商量”,切实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温度。

“常唠宽心话”是“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的人心链。通过情感连接挖掘自治内生动力,以激发个人责任感和榜样力量凝聚集体共识,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融入社区服务,逐步形成“榜样带头、居民响应”的良性互动。

八一厂社区开展“常唠宽心话”工作法后,上门入户30余次,纠纷类诉求直线下降,取得直接性成效,真正实现矛排化解在前端,为同类军属集聚小区提供了“资源内生型”未诉先办的参考样例。下一步,六里桥街道将进一步延长服务反馈链条,因地制宜建立“小区治理积分银行”,通过“诉求解决+积分累计+服务兑换”机制形成闭环管理,让“有为”之人更“有偿”,助推榜样力量。

“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运用“纵横共治法”,让共建共享成为治理根本路径

六里桥街道当前面临的基层治理问题纷繁复杂,在法律、规划、技术等领域需要更专业的支持和服务,仅靠街道和社区力量独木难支,六南社区、京铁家园社区、望园社区等持续运用“纵横共治法”协同共建体系,充分调动辖区资源助力社区治理。纵向用好市区级下沉资源和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针对污水管道坍塌、停电抢修等突发事件,实现第一时间协调北京排水集团、供电公司等专业部门快速响应、紧急应援;横向深度挖掘“便民一刻钟”生活圈服务资源,做好法律、医疗、金融、商超等共建单位的合作协同,组建“跨界”联盟与服务队,靶向破解就业难、经营难、买菜难等民生问题。

“纵横共治法”是“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的资源链。通过打破行政壁垒、行业壁垒,构建起“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处置机制,充分整合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商会、新联会等平台组织和辖区单位、商户、社会组织等形成资源服务库,实现复杂诉求的跨部门协同处置。六南社区通过共建联建,带头跟进办件全过程,完成宜居性民生实事58件,安全性民生实事9件,诉求总量显著下降,党建协调委员会破解排水管道坍塌、汛期防治等难题2次被央级媒体宣传报道,是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体现。

“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变的是机制创新的探索尝试,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六里桥街道将以“六里星光”先锋办为阵地,在“回应一个诉求”中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从“办好一件小事”后延伸“完善一套机制”,持续深化“六里星光”先锋办“桥连民声”多元治理工作模式,整合社区(村)、物业、辖区单位、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星光”资源,构建起六里桥街道每一份诉求都能被看见、被回应的“星系生态”。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