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骑手有了二十四小时“加油站”

2024-12-13    北京组工

“天气冷了,屋里等单不用挨冻。”

夜里1点。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二十二院街艺术区的全时驿站门口,“饿了么”骑手刘赛豪熟练地输入智能锁密码进屋。接杯热水,他就近找了把椅子半躺着坐下,给手机充上电,刷小视频打发着等单时间。

刘赛豪送外卖刚满5个月,11月开始跑起了“大夜”,负责接夜里的订单。刚开始没经验,商场、写字楼夜里不开门,遇到刮风下雨他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落脚,直到经同事介绍,找到了这个24小时的“加油站”。

全时驿站由双井街道和企业共建,开办已经3年多了。

驿站内,充电设施、桌椅冰箱、饮用水、免费泡面、应急用品一应俱全,置物架旁摆着两张简易折叠床,大家困了能打个盹。“夜里单数少、等单久,打开这扇门就是回了家,充个电、吃个面,夏天晒不着、冬天冻不着。”刘赛豪说。

天亮了。窗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驿站里也热闹起来。

过了早餐送餐高峰,美团骑手丁武福走进驿站,见到熟识的志愿者,忍不住念叨几句:“刚才这商家出餐有点慢,卡了餐,差点超时”“有顾客联系不上”……

“没事就来歇歇脚、唠唠嗑,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处成了朋友。”丁武福说。彼此聊天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哪个小区门口的摄像头坏了、哪栋楼的楼梯间漏水了……送餐过程中看到的情况,丁武福一一记下,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

“城市与骑手‘双向奔赴’,助力基层治理从‘接诉即办’走向‘未诉先办’。”双井街道庆丰社区党委书记刘海洋说,驿站既为城市的“奔跑者”建起一个“家”,也为他们融入城市治理打开一扇“门”,让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

“对骑手们而言,全时驿站还是个真正的‘加油站’。”“饿了么”壹驰九龙山站的王志强说。

晚上9点,一堂视频剪辑课正在全时驿站进行,授课的是一家科技公司设计部视频主管,台下听课的是包括王志强在内的10多名快递员、外卖员。

“走街串巷总能见到新鲜事,自己也想试着拍短视频分享出去。多学点知识、多长点本事,将来就能多条路。”王志强说,“这里每周定时开课,前阵子开了电工课,几个朋友学下来,拿了电工证。”

电工证、视频剪辑、消防中控、互联网营销师……一旁的白板上,写着“骑士夜校”几个大字,下方整齐贴着十几个标签,骑手们一人一笔,画“正”字投票,集齐了一定票数就能开门新课。晚9点到10点的培训时间,也是瞅准了他们相对空闲的时段。

“不光有技能培训,我还在这儿参加党课培训。”今年9月,王志强向所在社区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家想着咱新就业群体,咱也想多做点事,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