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
通州临河里步行街焕然一新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13

深化调查研究,把社工、居民、商户、外卖骑手的好建议吸纳进来——

通州临河里步行街焕然一新

曾经的“脏街”摇身一变,成了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中心。步行街两侧商铺云集,行人在花卉间穿行,孩子们环绕景观小品嬉戏,累了还能在木质座椅上休息,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也有了专属停车区。“焕新”的背后,得益于属地政府部门结合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把社工、居民、商户、外卖骑手的好建议,全部纳入了改造提升方案。

这条步行街位于通州区临河里街道,全长500多米,周围有居民2万多人。翟毅楠一家几年前搬到了步行街旁的华业东方玫瑰小区,记者几天前见到她时,这位“宝妈”正陪着玩累了的孩子在树池座椅上休息。细细观察,座椅部分区域还有扶手和靠背。“过去,树池座椅是石材的,我总怕孩子坐上去着凉。”

过去,说起家门口的这条步行街,翟毅楠要“吐槽”的可不仅仅是石材座椅。本该装点环境的树木长势欠佳,草坪也被人踩成了“斑秃”;更不要说随意驾车在步行街上穿行的外卖骑手了,“万一撞着孩子怎么办?”

今年秋天,“脏街”实现了“焕新”。树池座椅的防腐木面层让老人小孩坐着更舒服;树池里同步补种了玉兰、樱花、国槐等15棵树;草坪里的“斑秃”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870平方米丛生丁香、黄杨球等地被植物;人行步道上还增设了14台花车。“面貌确实焕然一新了,这条步行街,现在就像个小公园一样。”翟毅楠说。

临河里步行街“焕新”的背后,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发挥了大作用。临河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阳表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临河里街道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助力解决各项发展难题,通过走近群众、深入群众,维护和增进与群众血肉联系。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临河里街道办事处的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群众的真实需求光靠坐在办公室是听不到的。在制定步行街改造提升方案之前,街道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责任规划师组成联合调研组,走进步行街与社工、居民、商户、外卖骑手深入交流,看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上来了大量一手建议。

“我们看到,很多老人怕石材座椅让自己着凉,出门遛弯还得带着一个垫子;部分经营小吃的商户,习惯往店门口摆一个半人高的黑色垃圾桶,行人路过,不小心就可能蹭一身油污。”联合调研组成员、临河里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郭向忠说,居民建议从绿化美化上下手,优先补种树木花卉、改造座椅材质;外卖骑手也都明白步行街上不能骑车,但希望临时停车区尽量离商户近一些,避免取餐耽误太长时间;很多商户们也希望通过彼此监督和“门前三包”,彻底让门前的脏桶消失……这些建议,最终都汇总到了初步方案里。初步方案形成后,步行街周边4个社区、商户联盟、外卖骑手代表还要召开议事会进行探讨,形成优化建议后反馈给街道联合调研组。

步行街补种的树木、花卉都是大家选出来的,座椅扶手和靠背更是照顾到了老人小孩的感受;外卖车临时停车区的位置,也从最初方案里的马路边,改到了现在步行街南北入口处的2个广场区域;商户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自觉实行“门前三包”。郭向忠说,执法队每天会安排至少3次巡查,社区、物业、网格员、志愿者也在不间断巡查;外卖骑手代表成为发现步行街问题的移动哨点,“我们都在一个工作群里,发现需要整改的地方,立即派出联合调研组实地复勘。往后,这条街会越来越靓丽。”

对于这条步行街“焕新”之后的未来,临河里街道已经有了初步打算——环境好了,就更要通过筑巢引凤,让更多有吸引力的店铺进驻,还要通过亮化工程,让这里变成城市副中心繁荣“夜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接下来这一系列工作中,街道将继续深化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努力让大家看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