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确保评估客观真实”。第一批主题教育从今年4月开始,8月基本结束,开展并做好成效评估对于全面、系统、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作用,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抓好、落到实处、真实反映成效,不断推进主题教育纵深推进,取得新成效。
提高评估认识,形成良好的组织指导格局。成效评估作为总结主题教育经验、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估“行不行”“好不好”将直接决定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努力方向和成果要素集聚方向。如果成效评估这把“尺子”出了问题,导向就会出现偏差,不但达不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反而会干扰和误导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影响主题教育整体进度,甚至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导致主题教育浮于表面。让评估真正起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就需要各级党组织深化对主题教育成效评估重大意义的认识,牢牢把握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任务目标,把评估过程当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成深化认识、再总结、再提升的过程,把科学、正确的评估体系贯穿成效评估始终,切实拧干“水分”、滤除“杂质”,让主题教育更有质效、成色更足。
明确评估标准,真实反映主题教育成效。抓好成效评估,要从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等方面入手,坚持“打开门搞评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大权重”,把他查与自查相结合,把过程评估同结果评估相结合,从广泛听取意见、开展随机测评、综合研判分析、形成评估报告等环节着手,融合现场座谈、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听取党员群众反映,掌握实际情况,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社情民意是否摸清、实际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高质量发展是否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问题整改整治是否到位、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坚持用事实说话,以更加严密的环节、更加全面的评估标准,避免以偏概全和“一刀切”,让“临时抱佛脚”无法存在,让评估结果更加客观、更具“含金量”、更能真实反映主题教育成效。
用好评估结果,立稳主题教育“风向标”。抓好评估,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抓实抓细评估环节,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评估结果,并运用于实践指导。要对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高效组织模式、有力保障措施等先进经验,以及出现的消极对待、敷衍应付、形式主义等问题,加强学习研究,及时总结固化好经验、好做法,深入细致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网络、电台等新媒体的宣传报道优势,在全党上下营造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良好氛围。注重把主题教育成效评估结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做到“该嘉奖表彰的不吝啬,该批评惩罚的不手软”,通过典型示范和反面警示,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当好主题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以评估为抓手,引领主题教育不断向前推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更具高质量。
总之,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好评估,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务必认真对待,严肃纪律,紧盯评估各环节不放松,确保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圆满完成主题教育的各项任务。
(作者: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 马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