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如火如荼。而评判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材料写得多么辞藻华丽、得出的论断多么高屋建瓴,而是要看能否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落得实,确保调查研究有“虎头”无“蛇尾”,“收尾”莫“烂尾”。
解决问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落脚点,但现实中存在“只调研不整改”、“反复改、改反复”、“草草收场,鸣‘金’收兵”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看似搞得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实则“雷声大雨点小”,辜负的不仅是基层干部群众的热切期待,损害的更是党的形象。
“只调研不整改”,看本质是没有“求真”,调查研究不能止步于将问题“照单签收”,否则无异于“假调研”。完成调查之后,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探明的矛盾作为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制定“纠治良策”,分门别类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逐项逐条落实落地。在从纸面搬到现实的过程中,推动检视问题持续向广处和深处拓展、整改落实持续向实处和痛处发力。
“反复改改反复”,说到底是没有“求新”,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反复,关键在于具备系统观念,长远规划,宏观统筹,如把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统筹起来,把全面从严治党和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起来,”从“定量”的工作中寻找相互关系,从“定性”的工作中把握内在联系。重点是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寻求新对策,因时因势因需不断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创造条件,确保件件有着落、条条有成效。
“草草收尾,鸣‘金’收兵”,总归是没有“求实”,要避免“落实一阵子、调研一阵风”的现象,就要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建立联系回访机制,坚持定期开展“回头看”检验工作成果,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同时,及时总结调研过程中的经验,适时开展延伸调研、跟踪调研等,查漏补缺、重点突破,不断完善、开拓创新,使调查研究常态化。
调研力求“收尾”莫“烂尾”,就要对发现的问题“求实”,对制定的举措“求变”,对经验的总结“求深”,如此才能使调研成果真正成为助力发展、优化民生的“灵丹妙药”。。
(来源:大兴区 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