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见行动|他们用实践助力建设美好城市
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
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2017年,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
专项行动的开展
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近些年,大到城市功能
小到我们身边的道路
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疏整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优化调整
是哪个部门主导,又是如何实现的?
本期《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为您介绍两位致力于改变我们生活的人
刘 海 龙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疏整促专项办综合处一级主任科员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
都离不开规划的制定
在“疏整促”这项庞杂的工作开展之前
必须要制定规划
刘海龙所在的综合处室负责拟定
北京市“疏整促”专项行动的
工作方案、年度计划
并组织实施
实际情况进度如何?
老百姓还有什么需求?
这都需要刘海龙去基层了解真实情况
“动批”一度是我国北方最有影响力的
服装批发集散地,坐落在首都核心区
过去一个最常被引用的数据是
“动批”给北京市西城区带来的
经济效益是每年6000万元左右
但当地政府承担的交通、环境等
管理成本超过1亿元
“动批”离场是北京减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动批”疏解转型后的
宝蓝·金融创新中心
用原“动批”3%的面积
创造了原整个“动批”的经济效益总和
孙 姣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疏整促专项办协调推进处三级主任科员
整个“疏整促”工作
针对不同的工作要求
需要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方式去完善
有了政策和计划
后续的落实也需要跟进和督导
孙姣所在的协调推进处
就是负责“疏整促”专项行动的
督查与考评工作
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
这也是孙姣的职责所在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地带
人员密集,交通压力大,治安状况复杂
这些地方既体现了城市的多元包容
同时也陷入了“非城非乡”的尴尬境地
提到城乡结合部
孙姣说的最多的
就是安全隐患问题
孙姣深知重点村各类社会
空间问题缠绕、曲张
更新治理工作有时牵一发动全身
而如今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整治工作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疏整促”专项办
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
公务员集体”称号
选择难走的路,而不是容易的路
是疏整促专项办这个集体共同的特点
为了提升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质量
为了人民安居乐业
他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