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党旗红|用“逆行”坚守护百姓平安

2023-08-14    北京组工

来自“红墙”下的救援队

——北京市西城区“红墙先锋”救援小分队临时党支部抢险救灾纪事

 

连续的极端强降雨,致使门头沟区全区河湖水位暴涨、多处区域遭遇险情。洪水已经退去了,但灾后恢复的任务依然艰巨。

8月3日中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选派部署,西城区30名党员干部紧急集结,成立“红墙先锋”救援小分队,前往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抢险救灾,并在救灾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这些干部由西城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工委共同选派,主要由年富力强、熟悉基层情况、应急处突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组成,平均年龄32岁,年龄最小的24岁。

琉璃渠村作为古村,没有地下排水系统,暴雨过后所有地上排水渠全部堵塞。救援小分队的任务,就是要赶在下一场雨来临之前把村里的排水渠全部疏通。天气闷热,大家手拿铁锨、铁桶,到达现场后就开始了清理淤泥,疏通水渠和道路的工作。他们踏进又厚又重的淤泥中搬石块、清垃圾、疏沟渠,一寸一寸地清理,一米一米地推进,争取尽快将沟渠和道路疏通,让百姓们用水排水和交通出行尽快恢复正常。

干部们的热情感动了村民,“天灾是没办法的事,非常感谢他们冒着危险来帮助我们。”

 

把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党工委抢险救灾纪事

 

7月31日,受连日强降水影响,永定河石景山段水位上涨明显,河水倒灌进广宁街道麻峪地区,很快,地势最低洼的红房子地区就被大水淹没,情况十分危急。

“必须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广宁街道党工委派出精锐力量,主要领导带队,第一时间深入红房子重灾区。现场水位深、路面情况复杂,救援工作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成为难题之一。面对困难,党工委迎难而上,迅速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一队人摸排受困人员,另一队人开展疏散工作,为了跟时间赛跑,大家用手边的塑料整理箱、儿童澡盆做船,一趟又一趟地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区域。

“当时屋里都是水,孩子也没在家,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屋外面的水也特别大,我连站都不敢站。”独居老人龙玉珍回忆道,“有好几位工作人员来帮助我,搀着我走,要是没有他们,我就出不来了!”

“在发生汛情时,街道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我们将红房子区域网格化分工,挨家挨户敲门,确保将所有居民都成功转移。”广宁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翟菁华说道。

在大家的共同协作下,广宁街道地区4000余人的转移任务圆满成功,所有居民都被安全送到临时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