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
坚持党建引领答好大城善治的时代课题
——市委组织部系列座谈会报道一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16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形成更多生动实践,日前,市委组织部结合主题教育召开6场系列座谈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总结首善创新成果,谋划工作思路,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本报即日起将刊发系列报道,系统梳理改革创新成效,分享基层经验做法,汇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磅礴力量。

北京日报记者 武红利

十年蝶变,北京下绣花功夫加强精细化治理,“一针一线”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日前,市委组织部结合主题教育召开座谈会,邀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街道社区、接见过的新就业群体代表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聚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检视工作、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坚定信心,不断碰撞出超大城市治理的新思路。

社区是城市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格”。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入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朝阳区安华里社区等地考察,肯定基层党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基层治理进一步把关定向。“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居民呼声当作哨声,将群众需求当作目标,聚合力、凝资源、优服务。”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宋鹏程说出了“老社区”焕发新活力的秘诀——通过“阶梯式动员法”,居民支部、在职党员、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单位、盟员之家等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从“等居民来”转变为“到居民中去”,社工年入户率达400%,做到了“敲得开门、见得了面、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用好接诉即办这个抓手,社区加强主动治理,为物业失管小区引入专业公司、新建起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推动社区公共区域大改造和楼门院“微更新”,千方百计给居民解难题、办实事。

城市治理既要激发老社区新活力,也要把握发展规律,发挥“新力量”新作用。“‘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2019年2月1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石头胡同的快递服务点,看望慰问工作中的“快递小哥”。快递员刘阔就在现场,转眼4年过去,他成为了一名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他和小伙伴们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照——街道建起分拣中心、蜂巢驿站,提供心理疏导、业务培训等服务,提高了快递员分拣送件效率,也让他们有了休息“充电”的空间。“快递小哥”和政府部门的双向奔赴让更多“小蜜蜂”在北京有家的感觉,“我很乐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去帮助居民、去回馈社会。”刘阔说。

用心“唤新”,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共成长。“自从有了我们‘西城小哥’加入,辖区治安环境改善明显。”顺丰快递陶然亭营业点负责人、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李洋很有成就感。他立志把身边的小事儿做好,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先锋、作表率。

更好满足市民群众期待,没有完成时。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实效?朝阳区安贞街道工委书记张中华结合实践提出思考,“我们要强化社会动员,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打造‘红色物业联盟’,以党建引领物业企业联合参与社区治理,将两新领域党建和城市治理融合推进。”

把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海淀区四季青镇党委书记薛飞飞表示,要继续聚焦规划引领把牢城市发展“尺度”,聚焦改革创新拓宽集体经济“厚度”,聚焦“关键小事”提升为民服务“温度”,聚焦急难险重突显责任担当“力度”,聚焦遗留问题展现源头化解“风度”,以城市治理“五度”不断改革创新,激发城市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答好大城善治的时代课题,需要久久为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聚焦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服务对象需求,推动城市治理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创造性提出新办法新方案,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记者手记

超大城市治理,人人都是参与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现大城善治的良性循环,需要各级政府与市民群众双向奔赴。超大城市治理,人人都是参与者。

社区治理不仅是社工的事。在安华里社区,一支党员志愿者力量不断壮大,三年间从百余人扩大到320余人。这支力量由区下沉干部、双报到党员、居民骨干、社会单位等7类主体组成。在大栅栏街道石头社区,社区党委联合地区快递员、送餐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充当街巷巡查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画出了服务居民的“同心圆”。

良性互动打开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刘阔等“快递小哥”从服务对象转化为基层治理新伙伴,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和发现的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实时向社区反馈,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找到了归属感。

相信,随着市民群众对城市治理参与持续深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指日可待。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