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年东湖街道民生工程,攻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12-16    

为加快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通便民服务体系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本着“以人为本、效率为先、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公开、便民、高效、廉洁四项基本原则,东湖街道多项民生工程,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北小河跨河人行桥开通。北小河自西向东流经东湖地区,位于南湖佳苑小区北门处的北小河跨河桥原是水务工作人员用于临时应急工作的桥梁,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有桥不能走,给两岸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2018年9月,南湖中园北社区的457位居民联名,希望街道能够开通桥梁。接到群众诉求后,东湖街道随即“吹哨报到”,吹来了区水务局和绿化局,最终决定由街道出资进行修缮。今年5月,北小河跨河人行桥正式开通,居民们为表示感谢,为桥起了名字——连心桥。开通后,北小河桥大大方便了南北两岸居民买菜购物及遛弯的生活需求。

大望京交通整治。今年7月1日,东湖街道正式收回大望京商务区的管辖权。该区域道路四横七纵,企业众多,早晚高峰时期,人、车流量密集,交通压力大,尤其工作日晚20点至22点极易拥堵,成了东湖街道治理大望京商务区交通的一个重点。为此,东湖街道通过夜间疏导、增减路侧护栏、设置交通路线提示牌和禁行指示牌、开通部分路段右转专用车道及拓宽部分道路等方法减少交通压力。街道还多次与该区域企业进行沟通座谈,并成立了商务区服务管理协调委员会,与企业通过共治共建共享优化区域交通环境。现有14栋商务楼宇的2000个地下车位可在晚上20点至22点为车辆提供45分钟免费停放时间。目前,大望京区域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北小河C段改造提升。北小河东湖段C段位于广顺北大街至广泽路段,全长约905m,南北两岸绿化面积约4.05公顷。周边多个居住区和学校,紧邻生活区。今年5月底开始,此处进行封闭式改造,于9月底开始开放使用。改造通过补植绿植,增加香味植物白玉兰、紫玉兰、紫丁香、月季等保证四季景观,打造滨水休闲区域。北岸靠近望京花园东区处的景观休闲区设有长排的座椅,是老年人小聚闲聊的好去处。南岸靠近望京西园一区处的运动健身乐园不仅改造了乒乓乐园、空竹乐园等运动场地,还增添了儿童乐园和一块运动场地,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来玩耍。改造后的北小河C段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房前屋后私搭乱建拆除。自8月份开始,东湖街道对辖区多处老旧小区的房前屋后私搭违建进行了集中消隐拆除。望京西园侯庄院和利泽西园一区小区是东湖街道小区楼龄较长的小区,由于居住空间不足,部分小区居民为了拓展使用空间,便在房屋后私自进行搭建。拆除这些私搭建筑,必然涉及到少数居民的利益,为了争取业主对拆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入户倾听居民想法和需求,认真记录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在拆除开始前居民都已将物品自行搬离,积极配合拆除。目前,两小区的房前屋后私搭乱建已全部拆除。

东湖街道图书馆改造升级。东湖街道图书馆经过紧张的施工,并在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现已顺利完工,12月7日正式开馆试运行,为读者提供图书阅览、报刊阅览、图书借还等服务。馆内环境整洁优雅,分区阅览的方式更是满足了老年读者、中青年上班族、在校学生与幼儿的不同阅览需求。朗读亭、阅读太空舱、智能机器人首次投入使用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人们纷纷称赞现代科技进步带给阅读的新便利。

便民服务中心试行延时服务制度。为加大减证便民力度,推动办事流程标准化,规范办理时限等,更好地满足群众在下班后和周末的办事需求,东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不断提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水平,从12月1日开始已正式试行延时服务机制。 延时服务既为大家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实现了“利企便民”,“窗口服务改革”的开展使“便民”两字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