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吹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探索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探索
——北京市创新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纪实
编者按: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强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北京市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
“五指分散不成拳”“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个破草帽”“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政府干着,群众看着;政府很努力,群众不满意”……这些社会管理的“顽疾”长期制约着城市基层治理。
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针对乡镇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去年1月,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在治理金矿盗采过程中,首创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党建引领新机制,引起各级关注。去年9月,北京市将其总结提升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2018年“1号改革课题”向全市推广。今年2月份以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先后赴街乡、社区调研40余次,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有力推动了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化。
11月23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深入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核桃园党群活动中心检查指导“吹哨报到”工作。 戴冰摄
何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介绍,“街乡吹哨”重点是强化街道乡镇党工委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使街乡吹哨有职、有权、有依据。“部门报到”是将各类城市管理力量往街乡下沉、聚合,使部门报到有平台、有机制、有资源。
“街乡吹哨”重协调,“部门报到”重实效。哨声,就是群众的诉求和呼声,树立到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报到,就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向基层报到、向一线报到、向群众报到,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在169个街道乡镇进行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试点,占比50.1%。记者所到之处,广大群众都欣喜地说,“哨响人到”,他们反映诉求的渠道更顺畅了,政府部门排忧解难的效率更高了,困扰多年的烦心事越来越少了,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大提升了。
吹响“先锋哨” 当好“战斗队”
11月21日,记者从北京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获悉:全市9175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7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回到属地(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在职党员,通过公开承诺、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开展为民服务等形式,带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这项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是“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具体举措之一。
今年4月28日一大早,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以普通党员身份到东四街道二条社区党委报到,并参加“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他边劳动边对居民们说:“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之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等其他市委常委也分头到不同街道报到。
在石景山区老山街道东里北社区,记者见到了石景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晋秋红,她于今年4月到该社区党委报到以来,已10余次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解难答疑、参与治理。点开“党员E先锋”网络平台,她参与的时间、地点和解决的具体问题一目了然。据她介绍,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抓住了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这条主线,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让各级党组织共同参与首都基层治理,为党员干部“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搭建更加宽阔的平台。
据了解,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各级专门建立了职责清单,明确了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综合保障6大职责,使街道聚焦于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强化街道党工委在基层治理中的“轴心”地位。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全市各区委、街乡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区、街乡、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资源充分整合,共解管理难题。
“支部吹哨,党员报到。”东城区东四街道党工委书记荀连忠欣喜地对记者说:“‘哨’音一响,党员闻‘声’而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他介绍,东四街道平房区、老旧小区多,消防情况复杂,他们每周都组织“双报到”党员参加周末大扫除,不但消除了胡同里的安全隐患,也融洽了党群、干群和邻里关系,提高了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
高洋是东四街道组织人事部部长,熟悉社区党建工作。下社区后,她利用社区例会、党员大会、入户走访等机会,积极宣讲党的政策,指导社区党委有序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今年7月,根据社区党务工作需求,她专门制作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详解”“组织生活会怎么开”等党课课件,深受社区党员好评。
吹响“集结哨” 破解“老大难”
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群租房和开墙打洞治理、违法建筑拆除、背街小巷整治……这些问题都是困扰大城市治理的“老大难”,久治难“愈”。怎么办?北京市的做法是:吹哨集结、联合发力、集智攻关。
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市把街道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的关键,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9个区28个街道按照“6办+1委+1队+3中心”的基本模式,综合设置各类机构,提升工作效能。东城区将原来“向上对口、一一对应”的25个科室和4个事业单位,综合设置为“一对多”的8个科室和4个中心,科室主要负责人由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兼任。同时,选派141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建立街乡综合执法平台。按照“区属、街管、街用”的原则,将区职能部门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在290个街乡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普遍采用“1+5+N”模式,即:1个城管执法队为主体,公安、消防、交通、工商、食药5个部门常驻1-2人,房管、规划国土、园林、文化等部门明确专人随叫随到,将人员、责任、工作机制、工作场地相对固化,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主任石崇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们虽在基层,但只要一声‘哨’响,上级相关部门就会在规定时间内集结而来,效率高、作风实、效果好!”
推行“街巷长”工作机制。街长一般由街道处、科级干部担任,巷长一般由街道科级干部和驻地科、队、站、所的负责人担任。目前,全市已选派1.5万余名“街巷长”,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协调解决街巷堆物堆料、乱停车、地桩地锁等日常问题。在此基础上,全市招募的1.3万余名“小巷管家”每天走街串巷,履行着“每日巡、经常访、及时记、随手做、实时报”的职责。
推进网格化管理和城乡“多网”融合。从信息系统、网格划分、基础数据、热线系统等9个方面,推进城市管理网、城管综合执法网等“多网”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网格的深度融合、一体化运行。西长安街街道将原有133个城市管理网格、56个综合治理网格整合成为71个“三网合一”网格,形成“一院一图一表一册”辅助网格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实时汇聚和动态监管。
“推行‘吹哨报到’,使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记者走进丰台区太平桥街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蒋天策讲了一个两区联合执法的事例。位于丰台区与西城区交界线上,有一座2000平方米的违建公寓楼,三分之一属于西城,三分之二属于丰台。该楼长期对外出租、无照经营,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交通拥堵。因违建所在位置跨区,双方不管谁来执法,房主都振振有词:“又不全在你们的地界上,凭什么拆我。有本事把这楼锯了,就拆你们管的那半截儿。”今年5月,一声“集结哨”响,两区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建成6年的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
吹响“民生哨” 温暖“百姓心”
石景山区金顶街模式口村,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但因多年疏于管理,辖区内污水横流、垃圾成山、交通堵塞、隐患重重,周边居民意见很大。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哨声。我们常吹‘民生哨’,打通了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金顶街街道党工委书记佟纪光介绍,通过“吹哨报到”,他们启动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年来,街道共计“吹哨”32次,积极协调23个委办局处、5个企事业单位集中会诊、攻坚克难,让群众烦心的家门口事逐渐得到解决。如今的模式口百年老街,再现当年的“驼铃古道”风采,令路过的游客流连忘返。
昔日“脏乱差”的模式口南小街,如今变成了群众闲暇之余的幸福乐园。李木易摄
“牛师傅,您来啦!”每天核桃园社区居委会一开门,家住社区4号楼的退休职工牛宝林,就来居委会院内的养老照料中心“报到”。9点半,开始参加老年社团活动,下棋、打牌;中午,直接在一层的老年餐吧吃午饭,15元的饭很好吃,而且不贵,还能刷老年卡;下午,和老街坊们一起娱乐,听曲儿、品茶,直到晚上才离开照料中心。牛师傅说:“我们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得益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优质的为老服务。”
“民生问题无小事!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广安门内街道党工委书记彭秀颖说,街道干部在入户调研时,大家反映最突出的是老年人用餐和娱乐难问题。原因是该地老年人口比例达30%,且高龄空巢独居偏多。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街道工委发挥区域党建统筹职能,与辖区单位公交集团保修三厂采取共建方式,将其一栋三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楼房用于解决老年人用餐和娱乐,并投入800余万元对该楼进行改造,打造成集区域化党建服务引领、社团社会组织服务支撑、老年人用餐和娱乐于一体的核桃园党群服务中心。
平谷区大兴庄镇东石桥河两岸原有上百家养殖场,当地群众“未见其水,先闻其臭”。今年4月起,镇政府三次吹响“民生哨”:“头一哨”,唤来了区水务局给河道清淤。东石桥河流经5个村,全长5000余米,分成了20段,一段一策,一米一米地清,光挖出来的污泥就超过15万立方米。“第二哨”,唤来了区环保局、区农委与市政部门,共同开展河道周边清理工程。各级河长坚持每日巡河,河面的浮萍、河岸的垃圾、河旁的违建被清理一空。“第三哨”,又唤来了区农业局和区经信委,大范围摸查排污口,治理河道污染源头。河长每天进村,巡查企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情况,整条河道的72个排污口全部封堵。如今的东石桥河,令人生厌的腥臭味消失了,寸草不生的河道布满了绿色,水质清澈,鱼翔浅底,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