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2019-06-02    

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在治理金砂盗采过程中,摸索出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委总结其他各区基层治理的经验,将其提升为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作为2018年全市“1号改革课题”,并在16个区169个街乡进行试点,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及时主动吹好“三声哨”。“街乡吹哨”就是及时反应,街乡要对群众的诉求和发现的问题,积极快速给予回应。北京市立足首都基层治理实际,明确了“街乡吹哨”的适用范围:一是开展综合执法要吹哨。明确街乡承担主体责任,赋予其吹哨权力,以快速调动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促进执法协同,推动联合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二是抓重点工作可以吹哨。针对违法建设拆除、群租房和开墙打洞治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明确街乡以“一事一通知”的形式吹哨。三是应急处置必须及时吹哨。针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消防、防汛等应急处置事项,统筹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治维稳等力量,整合各类政府服务管理资源,实现快速反应、合力应对。

  职能部门向基层报到、向一线报到、向群众报到。“部门报到”就是切实履职,面对群众的诉求和发现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到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其具体做法是,各执法力量要到街道乡镇综合执法平台“报到”。按照“区属、街管、街用”的原则,将区职能部门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在街乡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普遍采用“1+5+ N”模式,即1个城管执法队为主体,公安、消防、交通、工商、食药等5个部门常驻1—2人,房管、规划国土、园林、文化等部门明确专人随叫随到,将人员、责任、工作机制、工作场地相对固化。

  全面推行“街巷长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为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北京全面推行“街巷长制”,在全市每条街巷设置“街长”或“巷长”,分别由街道处、科级干部担任,牵头组织社区层面的基层治理,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堆物堆料、乱停车、地桩地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明确了街巷长承担“知情、监督、处置、评价”的职责,建立了“日巡、周查、月评、季点名”机制,并将街巷长向社会公示,切实推动街巷长去现场发现、解决问题。

  深化街乡治理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切实“赋权”,扩大街乡党(工)委权力。针对街乡等基层治理主体长期面临的“看得见的管不了”难题,北京市重点落实了街乡党(工)委四项重要权力:对市区涉辖区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权;对辖区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督办权;对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领导人员任免调整奖惩的建议权;对综合执法派驻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权。通过赋予街乡党(工)委相应职权,使其责权一致,街道党工委“底气”更足、“腰板”更硬。

  大力“下沉”,推动资金、资源、力量走向基层。针对街道办人力、财力、物力相对薄弱问题,北京市在城区各街道普遍建立了街道自主经费,每个街道从230万到2900万不等。东城区在街道机构改革后,选派141名优秀正科实职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做强街乡下沉的基础上,北京市还把“吹哨报到”工作进一步下沉到社区(村),鼓励探索“社区(村)吹哨、科站队所报到”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社区(村)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狠抓“增效”,推进街乡管理机构综合化、扁平化。北京市明确了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综合保障6个板块111项职责清单。按照综合化、扁平化的原则,稳步推进街道“大部门制”改革,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东城区率先改革街道党政内设机构设置,从原来上下一般粗的25个科室和4个事业单位,综合设置为“一对多”的综合保障、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区建设、纪委监察、执法大队等8个科室和4个中心,实行“8+4”模式,主要负责人由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兼任,增强了街道工作效能和服务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体制,统筹利用街乡驻地党组织资源。针对首都驻区单位多、机构规格高等特点,北京市各区委、街乡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工作机制。作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议事协调平台,负责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引领驻区单位党组织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区域发展。西城区委积极整合资源、发挥整体效应,积极推动与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党建工作协同联动,充分整合各类主体优势资源,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最大限度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驻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引导带领群众共建家园。北京市各区积极搭建基层党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的各类平台、载体,倡导在职党员走出家门、走进社区,深入群众、听取民意,服务社区、发挥作用,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领导水平。截至目前,全市9175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7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回属地(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这支庞大的力量通过公开承诺、建言献策、抓办实事等方式,在环境整治、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育做强社会组织党建,引导其参与街道社区治理。北京市坚持把社会组织培育成为党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力量,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完善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体系,完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东城区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商会自治、企业参与”的特色街区治理模式,成立区工商联非公企业联合党委和街道商会联合党委,在簋街、南锣主街等整治工作中,引导商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制定自律公约、参与编制风貌管控导则,为基层治理增添重要力量。

  大力推行基层协商,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北京市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过程中,坚持倾听群众声音,畅通民意表达,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各区相继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基层协商共治品牌。丰台区宛平城社区建立“院儿长议事厅”,石景山区建立“老街坊议事厅”等,这些基层协商平台的搭建和运转,不仅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下去,还能及时听到群众的需求,实现了信息双向沟通制度化、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