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300岁四合院变党群服务中心

2019-12-10    

胡同四合院最具北京特色。但私人宅院,能参观的少之又少。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新鲜胡同71号的主人,把这套两进四合院出租给街道,街道将其改造成党群服务中心,不但辖区多了一处活动场地,市民游客也可以进来参观,感受老北京四合院文化。

老院暮气沉沉盼生机

在中国生活了48年的法国汉学家、《红楼梦》法文全译本审校者安德烈·铎尔孟就曾住在新鲜胡同71号。如今,中国画学研究会首任会长、近现代画家金城的后人金阿姨一家是这里的主人。

如今,院里只剩金阿姨母子居住,人气儿严重不足。“上了年纪的人独居时间长了,难免会跟社会脱节,我特别希望引入年轻的力量,让老人能接触社会,也能让这个院子保持活力。”金阿姨的儿子朱先生表示。

老院子缺人气,建筑老化的也特别快。每年都要修修补补,2012年、2016年、2017年,院主还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大修。

“这院子300多年了,经历过多少主人。虽然现在在我们名下,但我们终究也是它的过客。我们希望它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的作用。”金阿姨说。

从社区了解到金阿姨一家的想法,去年,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开始跟他们接触,商谈租赁事宜。今年2月,双方签订租赁合同,街道将在这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把分散在各处办公的部门集合在一起。

最大限度保留四合院气息

一处日常居住的老院子,如何改造成举办活动的公共空间?

街道聘请设计单位,从4月开始着手到8月进场施工,前前后后出了13稿设计方案,中间还邀请古建施工一级资质公司里的专家现场踏勘,确定了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原貌,尊重和保留老北京四合院的装饰风格和生活气息的原则。

“比如,原始墙面上不能钉钉子。作为展厅使用的房间,都在距离墙面一定距离的地方,竖起了钢架,所有幕墙和展板都挂在钢架上,丝毫不影响墙面。”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栾中意介绍。院里的地面不能挖土,下面有防空洞。为此,正院四周原本要埋进土里的柱子,改为砌到矮砖墙中间。正房展厅原计划使用大屏幕,考虑到音量大、光照强、发热多,会加速房屋老化,被改为沉浸式投影。

老院子能得到保护,是房主最乐意看到的。

党群服务中心为老院添活力

11月28日上午,朝阳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揭开红盖头,打开大门的四合院既古朴,又有现代气息。

穿过朱漆斑驳的蛮子门,迎面影壁墙上展示有“党建四Hé院,欢迎大家来”的服务口号和街道党建品牌LOGO。

左转是第一进院落,过道的藤架上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一些金句,涵盖党建、廉政、群众工作等方面。穿过垂花门进入宽敞的第二进院,院里是“社会合·景观院落空间”,四周用磨砂玻璃围合成“四合长卷”,玻璃上用插画展示着党建引领下的周末卫生大扫除、接诉即办、垃圾分类、区域化党建等内容。

二进院的正北房设有党心合·沉浸式党员信仰学习室,在这里可以举行入党仪式、重温入党誓词;东西厢房和东侧耳房设有文化展厅、党建知识客厅、文化活动室、共建会议室、综合接待室等。

活动当天,文化活动室内,竹杆社区党委第三党支部正在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诗歌散文朗诵会。党建文化展厅里,辖区内非公企业党员正在制作红色五谷装饰画。

新鲜胡同内有社区居委会、企业、学校、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同时紧邻大型商务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的开放,提供了一处独立的、预约方便的免费场地。老院有了活力。

为老私房院保护蹚新路

开院以来,周围居民也纷纷来看热闹。“以前每次接孩子路过,这里的大门都紧锁着。现在开放了,进去一看,保护的真挺好的!”一位家住附近的新鲜胡同小学家长说。

如今,金阿姨还住在西耳房里,每天透过窗户看着进进出出的年轻人。在院里办公的小李,经常被她挂在嘴边。

街道租用私人四合院,在全市都是新鲜事儿,双方第一次合作,经验不足,也存在一些遗憾。

“我们希望修旧如旧,修完还是古建的样子。但政府预算有限,而且由使用功能决定的,有些地方修完之后有点不像古建了。”金阿姨不无遗憾地说。比如,北房原本是这套院里光照最好的房间,但设计成360度沉浸式展厅后,窗户全被挡上了,房间使用时必须点灯,有点儿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