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引入1008名特邀调解员和104家特邀调解组织 提速纠纷化解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高院瞄准群众最关心的尽早尽快解决纠纷问题,在诉讼前端推出“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打造首都“枫桥经验”升级版。通过对进入法院的民事纠纷进行准确辨别、精准分流,实现普通案件前端快调速审、疑难复杂案件后端细审精判,全市法院多元调解和速裁结案72218件,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37天,比后端一审民商事案件审理周期缩短26天。
宗先凤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京市丰台区法院的诉前人民调解员,负责对老百姓起诉到法院的物业服务、道路交通、婚姻继承等各类纠纷开展诉前调解。短短六个月,她就在诉前调解成功了近200起案件。
将实习律师引入法院进行专业的诉前调解,能有效帮助老百姓又快又好地解决纠纷。目前,全市基层法院共有包括宗先凤在内的1008名特邀调解员和104家特邀调解组织被引入法院参与诉前调解工作,343名常驻特邀调解员还被直接编进了审判团队,由法官统一协调、统一分工,协助法官做好调解工作,调解纠纷类型涉及物业、互联网、金融、医疗等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
为确保各类纠纷“各得其所”,“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统一工作流程,打通多元调解、立案、速裁和精审的关口,对简单案件及时开展调解,对没有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转入速裁程序快速审理,对不宜速裁的案件及时转到后端审判庭进行精细化审理,让纠纷尽可能“最快”化解。同时,全市法院还更新升级“分调裁一体化平台”和“北京移动微法院”,让当事人轻松实现线上立案、风险评估、在线调解、文书送达、案件查询等各项功能。
与此同时,市高院积极推动诉源治理,主动走出去,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深入村镇街道开展调研,推广“无讼”乡村社区理念,加强对村镇人民调解的指导和培训,对婚姻家庭、物业供暖、相邻关系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纷进行源头化解。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多个群众联系点、巡回审判点、法治宣传点,法官主动走出法院,和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巡回审判,提供法律服务,提供普法宣传。
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法院要整改解决的问题。市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主题教育期间,市高院党组班子成员全面开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题大调研,深入基层法庭、社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共计46次,发现问题176个。通过调研发现、意见征集、差距查摆等各种渠道找问题、找症结、找办法,围绕跨域立案难、找法官难、司法作风等各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彻查彻改,将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目前,已现场解决问题66个。另外,涉及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审判管理、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39个问题正在持续整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