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朝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 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12月28日,在试运营3个多月后,朝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朝外链空间” 正式对外开放。中心座落于悠唐国际中心B座,占地约2000平方米,能够覆盖周边万名居民及上千家周边企业。
据了解,中心集党群宣教、舆情引导、人才培养、组织孵化、跨界协同、研究实践、社群服务、资源枢纽等八项功能于一体,设有思享荟、党建+、凝心方志、鸿芷书房、兴趣社、红工坊等主题馆室。
随着朝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朝外街道同时发布了区域化党建“五个一百”计划,邀请中粮集团、北京外企服务中心、儿研所、大成律师事务所等本地知名企事业单位,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区域治理新格局。
建“朋友圈”多元资源互联 打造“朝外智库”
从陈经纶中学到儿研所,从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到日坛公园,朝外地区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如何促进党群资源互联、资源对接,为党员、企业、社会人才搭建共融、共建、共享的平台、建“朋友圈”,成为“朝外链空间”运营的重点。
朝外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及旗下物业、平安、法律服务、健康卫生、文化教育、社工等六大联盟的成员单位们将成为首批“种子用户”。陈经纶中学、儿研所、中粮集团、外企集团、大成律师事务所、悠唐等本地知名企事业单位位列其中。
在12月28日举行的首届“心动力、新格局”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主题论坛上,,朝外“党建协调委员会”发布了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倡议,将以党建为引领,党员为先锋,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地区建设。
此前,工作人员逐一走访了党建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面对面动员和摸底各单位优势资源,目前已成功链接了中粮、外交服务局、儿研所、建行、中国人保等辖区单位在此提供各类讲座和活动。
此外,“朝外链空间”将针对社会热点、居民关注的议题,邀请联盟成员同商共议,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将有望成为具体的施政措施,实现落地。据悉,京-work、忆空间、中娱创想等党支部将作为核心的“朝外智库”,在中心不定期举办研讨,为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献计。
青年人必到“打卡地” 八小时外得到“实践历练”
除了提供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朝外链空间”还希望为年轻人、职场人士提供智慧碰撞、跨界学习的平台以及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渠道,让他们在八小时以外得到“实践历练”。
女声浅吟低唱,室内飘着咖啡香,这个名为“鸿芷书房”的空间,更像是文艺青年热爱的打卡地,而它正是朝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朝外链空间”的主题馆所之一。三个月前,“鸿芷书房”的活动室悄然营业,率先“探路”。迄今,在此举办的自主创业、公益志愿、文化教育等主题讲座、交流分享,已近五十场。
未来嘉年华、烘焙坊、指尖芭蕾、“你好,世界名画”、未来说书会……“朝外链空间”还将通过一年近百场“有趣、有智、有品”的活动,成为青年人必到的“打卡地”。
白天来,晚间走,在朝外工作的职场人群能不能参与到本地建设,“朝外链空间”也要进行探索。“每年,社区都会向困难居民征集‘微心愿’,往年都是居民和辖区单位认领,以后,咱们的年轻人能不能参与。” 通过前期的调研,这一倡议得到了不少点赞支持。
“只有聚集足够多的参与者,‘朝外链空间’才越有可能发挥平台价值。”朝外街道工委副书记付可宾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让“双报到”党员加入“朝外链空间”。
“发布才艺,做一次分享;认领‘微心愿’,为困难群众送暖,其实也是在建设社区、服务居民。”付可宾说,“党员也有收获感。”
“五个一百”激活企业党建 培育地区治理发展生态
当天,朝外街道还发布了区域化党建“五个一百”计划。据介绍,这“五个一百”计划包括在驻地单位党组织中,培养一百名专业志愿者,评选一百个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开启一百场党员思政课,走访一百家社会单位,培育一百个辖区治理共同体公益项目。
朝外街道工委书记董会生表示,“五个一百”计划覆盖个体培育到项目实施,是要从观念引导到实践历练,引导驻地单位通过培训、培选、宣讲等形式,在共识中参与本地建设,最终在实践中形成有机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朝外街道以建设朝阳党群服务中心为契机,在中心试运行两个月的过程中,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与辖区单位形成了密切的互动,通过朝外街道的“链接”,辖区单位呈现出“党员活动联合做、地区公益同支援、党员教育都参加”的格局。
随着12月28日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朝外街道将以此为阵地,形成共同体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行动等常态化机制,打通辖区单位之间资源互联路径,形成跨界合作、优势互补、价值共享的地区治理发展生态。
同时,通过“五个一百”计划,引导六大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矛盾化解、地区规划、党建研究、文化教育、平安共建、医疗卫生、环境治理和志愿服务等地区治理的各项环节当中。
根据百个共治项目培育计划,将通过前四个一百计划,即思政、评选、培育、走访等,挖掘、培养、激励共治行动小组。这些小组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形成面向辖区社会治理、扶贫、公益慈善等方面项目,并通过提案大赛的形式落地实施,真正达成共治。
目前,中粮集团、外交服务局、儿研所、建行、中国人保等辖区单位依托中心为辖区成员提供各类讲座和活动,使得各方资源在链空间形成最强聚合力,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的“众包”。
据悉,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还会陆续向更多的社会单位发出,覆盖到更广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