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4000名干部开展大走访
走出办公室,来到群众身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朝阳区约4000名党员干部深入楼院、村庄开展大走访。
走访绝不是走过场,而要实实在在摸透诉求,解决痛点。数月以来,总共为群众解决了4700余个民生难题。
从等诉求到找问题
走进团结湖三四条小区,眼前是紧锣密鼓的施工景象:破损道路铺设透水砖,老楼外墙重新粉刷,斑秃绿地也新栽植了树苗……在这个40岁的小区里,每天都在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
这要从不久前的民生大走访说起。“我们实行‘三级走访’制:机关干部下社区、社区党组织入楼门、楼门长进家门。”团结湖街道办主任李亚珉说,通过走访,老小区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的问题暴露出来,一场攻坚战随之拉开帷幕。
走到百姓身边,方知群众的急、愁、难。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朝阳全区约4000名党员干部深入5710余个楼院村巷,分层分类摸排问题,做到面上全覆盖、点上无遗漏,从被动等诉求到如今的主动找问题。干部一竿子插到底,问题一篓子捞上来。一本又一本民情日志,详细记录着10大类、4715项民生需求,经汇总、诊断之后,通过解决一个诉求,攻破一类难题。
部门合力叫板难题
东五环边,御景湾小区入住已三年,3800户居民却始终为一件事发愁。
“运通111路是居民进城的惟一一路公交车。但我们是看得见,坐不了,只能干着急。”社区服务站的王雪东说,场站紧挨着小区,车站却远在2.5公里之外。此前,居民多次反映,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
豆各庄乡相关负责人说,运通111南起豆各庄,北到来广营,路线蜿蜒超过30公里。若是增加一站,不但沿途98个站点需全部更换公告牌,所有车辆的计价、播音系统也要更改,因此乡里曾几次协调都没成功。
今年,豆各庄乡要求每位处级干部至少走访一个村或社区,针对每个问题制定一套解决策略,并建立民情档案,实现“一户一档案、一档一追踪”。关于公交增站的呼吁数量最多、最急迫!
这一次,豆各庄乡吹响了集结哨,朝阳交通委、城管委以及客运公司都赶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市、区、乡、社区四级联动,上个月底,豆各庄南公交站正式开通,距小区不到1公里,步行10分钟可达。道路两侧的站点还修建了候车安全岛,保障候车人的安全。
面对复杂问题,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合力攻坚。朝阳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10余个区级部门协同解决830余个问题。
干部入户暖了人心
踏进家门聊一聊,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近了。每月第一个周三,是崔各庄乡雷打不动的走访日,地区885名党员干部都要进村庄、进社区、进住户,为7601户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李启山是东辛店村村民,他的档案在“农转非”时丢失。在一次与崔各庄乡党委副书记程振环闲聊时,他偶然脱口而出的这件“小事儿”,却被程振环默默记在了心上。
从他家出来后,程振环立马联系了乡社保所和村委会。“我比他更清楚‘死档’的严重性,50来岁的人了,如果没有档案,各类社保都无法享受,这要是生了病得多麻烦。”程振环说。
想要找回档案可并不容易。在程振环的协调下,社保所工作人员花了十几天时间找寻,终于让尘封了十几年的档案重见天日。有了档案,李启山申请了灵活就业,从此可以缴费参保了。
干部把脚印留在基层,群众心里自然树起了口碑。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了,这份情,记在了很多村民的心里。
据统计,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朝阳区共解决了4700余个民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