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什么是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的党员服务圈

2019-11-15    

自9月启动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各单位结合实际,在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跟着小编来瞧瞧

峪口镇西樊各庄村党总支

如何打造

党员服务圈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樊各庄村党总支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建立党员服务圈,67名党员、村民代表参与其中,全天候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着力发挥党员能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一、建立网络,实现服务群众全覆盖

党员服务圈,按村民居住片划分4个分支部,村党总支4个支委任分支部书记,每个分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选择在村居住、身体健康,群众威信好、思想觉悟高的党员任小组长,每个党小组组长联系10名左右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3户到15 户左右群众,服务圈内村民代表协助党员开展服务工作。

小案例

群众反映朱俊富家门口电线杆正对他家门口,影响正常出行。“党员服务圈”成立攻坚小组,仅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村民家门口电线杆影响正常出行问题。

党员干部负责跑腿,群众的时间和精力省下了,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三支部责任区老党员张久海说:“基层党员深入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就是要用自己的一腔感情,帮群众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锤炼党性,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二、明确职责,做到服务群众无缝隙

自实施党员服务圈以来,党总支广泛开展多种活动,让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党员通过志愿服务找到发挥作用的岗位,真正做到“挂党旗、亮身份、做服务”,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

小案例

在刘淑珍家里的墙上,张贴这一张党员服务联系卡,公布服务党员的姓名、职务、电话、职责等信息,小小的卡片让党员服务圈切实落实到责任人。

刘淑珍,老伴去世,儿女在外工作不经常回家,只有她一人孤居在家。因已70多岁,很多事情做起来都已力不从心。党员周凤琴同志了解到此情况,便主动与之联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老伴过世,但电表卡户主没有变更,带来诸多不便。周凤琴主动上门取电表卡和老人的身份证,到村委会开具变更电表卡户主证明,又去电管站为老人办理变更业务,变更完成后又上门送到老人家中,老人非常满意。拉着刘奶奶的手说:“阿姨,家里有什么困难跟我说,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刘奶奶连连点头说:“谢谢你们的关怀,谢谢。”

党员服务圈要求每位党员必须清楚掌握服务圈内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每户一册建立台账。党员还要针对各户宣讲上级政策、发动公益活动、征求意见建议,在上级党组织和普通群众之间架起一条政策到底、民意上传的通道。

同时,党员们积极掌握村民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出现的矛盾并努力化解,力争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党员除做好自己门前三包外,要督促联系服务各户保持门前屋后卫生,监督评价村内保洁人员工作,从而促进村内各项事务的发展。

三、压实责任主体,随时掌握情况

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平谷区西樊各庄村针对该机制建立了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和奖惩制度。

党小组组长除做好自己圈内服务工作外,要监督帮助本小组党员联合开展工作,要定期收集信息、听取意见,并向党总支汇报本组情况。

分支部定期召开党小组组长会议,了解信息、沟通情况、交流做法。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经分支部报总支后,协调说事评理讲法中心进行处理。党总支汇总各分支情况信息,分析研判,对村民反映、关注的重大事项,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议进行商议,并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

通过党员自评、群众评议、支部评定的办法,每半年评定党员档次,并进行公示。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年底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服务圈的设立,让全村每名党员都有固定的联系服务对象,做到“四必到”。

四必到

红白大事必到,生病住院必到

急难重活必到,代办事项必到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零散服务为全面服务。党员服务群众变“无形”为“有形”、 变“一时”为“随时”、变“软要求”为“硬措施”,拓展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