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助推乡村振兴 房山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
“跟着支部走,致富有奔头。”房山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推进“红色使命领航工程”,让农村基层党支部焕发出蓬勃生机。
打造红色文化强村 走出绿色致富路
京华西南,蜿蜒的拒马河从房山区十渡镇穿境而过,这里山清水秀、峰林叠翠。在这里,一个名叫马安的小山村,曾在中国抗日战争史留下生动注脚。至今,村里还保留着两面红色锦旗,一面是1941年被授予的“抗日模范村”,另一面则是1951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两面旗成为马安村红色历史的见证,也提醒和激励着后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经历了炮火的磨练和历史的沉淀,如今,马安村正紧紧抓住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强基础促产业,从一个发展落后的低收入村变成人居优美的红色文化村,在京西大地上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实现强村富民这成了摆在马安村面前的现实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村最终形成了“四区两中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即建设抗战红色文化瞻仰区、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区、圣泉湿地保护区、高端民宿精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红色文化活动体验中心,以及平西红色抗战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詹小冷告诉记者,“四区两中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已为村里引入6000万元的项目资金,还有不少企业也表示了合作意愿。今年2月,全村已有102户低收入农户脱低,脱低率达到76.69%。
念好“山字经”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与十渡镇马安村距离30多公里的蒲洼乡东村,凭借生态优势发展高端休闲旅游,昔日采煤村变身乡村旅游目的地。食用菌采摘基地内,大棚里亮黄色的食用菌长势正旺。食用菌采摘基地位于东村花台,是北京唯一一处高海拔林下种植食用菌的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00亩,种植香菇、杏鲍菇、榆黄菇、白灵菇等各类食用菌17个品种8.2万棒。
蒲洼乡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亮介绍,食用菌每年4—10月份分春、夏、秋三季进行栽培,平均每棒产量1.5―2斤,全年可采收3—5茬,年总产量达到15万斤,年销售收入75万元。基地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35人,年人均增收1.6万元。此外,东村打造的“蘑菇宴”饮食品牌,成为蒲洼特色农产业的亮点。
但是,几年前东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我们东村海拔1000多米,以前这里人迹罕至,村民只能靠种地获取一些微薄收入。村里的年轻人都走光了,村民们说这里连鸟都不来搭窝落脚。”孙广亮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2010年,房山区开始实施绿色山区发展行动计划,孙广亮觉得希望来了。从招商引资,兴建山菌蘑菇养殖基地,到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打造高端旅游,建设山脊风光旅游景区,成立旅游合作社,发展精品民宿……党的富民政策让昔日藏在大山“深闺”中的美景展示在游人眼前,全村400多户人家,700多名村民终于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出走的村民陆续回村创业干事,东村一片热火朝天。
作为第一个回村创业“吃螃蟹”的人,村民隗功锁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农民不可能过上好日子。以前我们在外打工背井离乡不说,还挣不来几个钱,但现在我开的农家院一年有10多万元的纯收入,生意越来越好。”而像隗功锁这样回乡创业开设农家院的村民在东村还有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