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准

2019-11-04    

“那就这么定了,这里可以给居民建书院、居民议事厅、党建活动中心……也可以听听居民的意愿。”10月30日,在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社区,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在海淀区“我在基层·保民生”大整治现场办公,为一栋小白楼定下了“变身”计划。

这栋小白楼本是志强北园的锅炉房,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共有3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005年,随着供暖方式的改变,锅炉房退出历史舞台后,产权单位把房屋打上隔断对外出租,不仅给社区治安管理带来压力,同时给周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影响。“楼里打出很多隔断,一个房间塞了好多上下铺,都住满了人,还到处扯飞线连接电炉子、热得快,多危险啊。”对于群租房的隐患,55岁的志强北园居民李军枝记忆尤深。

2016年,为消除安全隐患,北太平庄街道对此处群租房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因为产权问题,小白楼被封存至今。“这么大一栋楼房,闲置3年了,给居民使用多好啊,平时我们连活动室都没有。”李军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面对群众呼声,北太平庄街道协调产权单位配合街道共同做好小白楼的后期改造再利用工作,同时结合前期搜集的群众需求,为小白楼的未来“变身”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小白楼将被打造成集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警务工作站、居民办事大厅、文体娱乐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物业管理办公室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并辐射周边。“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事再难也要办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于军表示。

公寓楼改幼儿园缓解入园难

在海淀区五道口商圈,地铁13号线附近的华源公寓楼曾经也是一处群租房,为消除安全隐患,优化提升区域环境,2017年开始,学院路街道陆续对该公寓进行了疏解整治。如今,这栋楼即将被改造成幼儿园,缓解地区入园难。

据学院路街道介绍,他们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了辖区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地区10所幼儿园中包括他办园6所(街道及地区单位办园)、民办园4所,却没有区教委直属的公办幼儿园。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地区内部分高档商品小区并未按规划要求建设配套幼儿园。随着未来几年入园人数持续增加,远远超出地区现有幼儿园的接收能力。根据《海淀区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2020年,学院路地区三年学前学位缺口数高达1577个。

群众的需求就是“哨声”,为切实解决地区居民子女的“入园难”问题。街道多方协调,不断与华源公寓产权方、承租方进行沟通,终于说服双方将华源公寓转型为幼儿园。在幼儿园申办过程中,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曾劲多次带领教委、街道等部门负责人到华源公寓现场开展调研,对申办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一一解决,推进幼儿园早日建成开园。幼儿园建成后,面积达3500平米,预计招生15个班,可以提供约350个学位。

工作目标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淀区把调研走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紧密结合,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大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面对全区群众反映最尖锐的市场监管、物业管理、“暴露垃圾”、培训学校退费这四大方面的问题,海淀也有实际举措,区市场监管局、区房屋管理局、区城管委、区教委四家主管部门分别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了一揽子解决方案,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都得到妥善处置。10月30日,海淀区又把街道工作和“吹哨报到”改革调度会开到了北太平庄街道,23个委办局、29个街镇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回应“接诉即办”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据统计,9月-10月,海淀区共受理12345转派案件50738件,响应率100%、满意率92.48%,环比7月、8月,满意率上升9.02%。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群众投诉的焦点问题,如马连洼菊园小区和交大东路66号院的房产证办理问题、群租房扰民问题和供水问题。目前,菊园小区已为300余户居民办理了房产证,群租房整治253处,供水问题解决221件次,切实为群众解决了烦心事。

据介绍,海淀区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我们推动和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居委会,为群众解决难事和烦心事,也把此举作为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的评判标准,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此项工作,继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东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