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小事,垃圾分类ing④|“红色引擎”引领绿色浪潮
5月1日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实施
各区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各项措施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一起来看看各区是如何做的吧!
顺义区
顺义区石园街道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做到一个带头
党员带头作表率。社区党支部通过“微党课”等形式,在党员中开展“垃圾分类,我承诺我先行”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纷纷响应,承诺从自身做起,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倡导员和践行者。
落实两项制度
落实包居包片制度,街道包居领导每天深入社区指导督导物业企业、居委会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听取对垃圾分类工作意见建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落实考评督查制度,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日常督查管理机制,由街道领导带队定期对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垃圾桶设置及周边卫生、物业企业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
开展三项行动
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在职党员回社区等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向居民、商户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党员群众知晓率,使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街道工委通过开展线上系列活动,帮助居民学习巩固垃圾分类知识,线下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等演示活动,向居民详细讲解垃圾分类内容,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正确投放。
组织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物业管理者、楼门长、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小巷管家参与垃圾分类点位值守工作,发动辖区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共建幸福石园、文明石园、绿色石园。
平谷区
平谷区熊儿寨乡及时启动垃圾分类进村、进机关、进校园等相关培训活动,开展党员干部“五带头”行动,以“红色担当”显党员风范,以“红色力量”促乡村美化,全面推进试点乡镇创建。
打造一支“红色”队伍
为了做到“桶边都有人、投放全合规”,熊儿寨乡现有33人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的基础上,在全乡党员、在职干部和下沉干部队伍中,招募50余名“兼职红色指导员”,保障源头分类、规范收集,覆盖全乡区域所有分类桶。
深化一项“红色”机制
各村深化“党员街巷长”制度,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通过“党员街巷长”亮身份,发挥“日巡、日查、周整治”机制作用,党员示范带头,村民做好分类,以绣花功夫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制定一套考核标准
建立乡、村两级人居垃圾分类监督网络。东沟村开展“党员户样板间”特色活动,打造垃圾分类标杆,“卫生家庭”示范,以党员模范促进邻居转变。同时,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内容,通过“正向+负面”激励考核标准,倒逼村压实主体责任,村民形成分类意识。
怀柔区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点党建工作来抓,纳入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考核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分类指导、有的放矢,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整合设施,精细管理
充分整合村级垃圾桶站设施,实现集中收集设施专人负责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示范先行,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
开展培训,落实责任
对全乡15个行政村的环境主管、垃圾分类员开展了一场细致而周密的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带动更多的村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宣传,提升意识
倡导村民“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良好理念,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