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各区多措并举绷紧防控弦
6月6日零时起
北京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
社区(村)防控策略
由“封闭式管理”调整为“常态化防控”
各区迅速响应
落实“七严格、六优化”
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筑牢最后防线
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稳妥推动疫情防控策略由“封闭式管理”向“常态化防控”有序过度,确保社区防控万无一失、社区治理成效明显。
加强宣传引导。第一时间对降级后常态化疫情防控进行部署,为街道社区开展常态化防控提供标准、明确措施。加强社会面宣传,引导居民保持防范意识、配合社区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加强力量调配。坚持区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社区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双下沉”机制,组织动员区级机关干部周末下沉社区、街道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注重发挥物业企业作用,加强对保安队伍培训检查力度,确保一线常态化防控有力量、不断线。
加强措施调整。在保持小区封闭式管理的基础上,新开放45个小区出入口。及时调整重点人员管控措施,对有关居家或集中观察人员全部按时解除,纳入社区健康管理。持续做好拟入境人员动态更新,坚持做好大院居住人员统计和健康管理工作。
加强检查督导。继续保持“1+2+7”督察巡查体系,降级后随即开展2轮次全覆盖走访,发现的问题通过“书记直通车”“点名通报”等机制,督促街道社区及时整改,推动社区防控工作平稳转入常态化阶段。
通州区
通州区将卡口调整管理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一线调研摸排,结合实际开放卡口、规范制度、创新举措,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适当增加出入口开放数量
社区(村)防控组提前谋划小区卡口调整和管理,对全区卡口数量进行摸底。社区(村)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本着方便居民工作生活和有利于管理的原则,适当增加出入口开放数量。
全面实行出入查验制度
在对社区(村)居民实行出入证制度的基础上,对生活服务业人员以及其他外来人员,持健康宝“绿码”,登记后进入社区(村)。同时,开放2个以上出入口的社区(村),为外来人员设置固定出入口进出。
继续用好技防手段
结合智慧平安小区和智慧村庄建设,进一步推广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安装智能安防设施,建立配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区(村)智慧化管理,有效减少人员力量的投入。
顺义区
响应级别调整后,顺义区坚持思想不降级、防控不放松,认真落实“七严格、六优化”,扎紧篱笆打好桩,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优”化卡口设置管理。各社区(村)结合村居体量、地理位置、居民出行、值守力量等情况,对卡口进行调整。推广电子化出入证制度,坚持以证“识”人,分类落实登记、扫码、验证等措施。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安装智慧门禁、车辆识别、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设备,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搭建“智慧模拟社区”,实现门岗监控全覆盖、社区出入全追溯、居家观察全掌握。
“调”整充实防控力量。持续巩固“双报到”机制,号召在职党员参与常态化防控。建立常态化干部下沉机制,下沉单位与下沉社区(村)“一对一”联系,定期参与社区(村)治理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制作下发6400余份《三级应急响应级别下社区(村)常态化防控措施》宣传折页,对过期海报、通告进行集中清除、更新。同时,利用“顺广传媒”“顺义组工”等微信公众号进行专题推送,宣传新政策、新要求,引导群众理解、配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