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行动”ing!各区从严从紧筑牢社区防线!

2020-06-16    

针对近日出现的疫情防控新情况

各区迅速响应

第一时间开展“敲门行动”

“地毯式”排查有关人员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切实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通州区

通州区积极落实敲门摸排任务,依托区、街镇乡、社区(村)三级防控网络,将任务落实到户、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基层全覆盖、无死角。

坚持高位统筹

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坚持摸排工作统一调度,迅速传达落实最新要求,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及个人“四方责任”,确保“扎紧篱笆打好桩”。同时,由街镇党(工)委牵头,吸收前一阶段摸排工作总结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注重强化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广泛动员在职党员、社区民警、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入户摸排工作。

坚持抓好排查

坚持“人防”“技防”两手抓,由区级大数据工作组提供人员信息数据,各社区(村)党组织按照“界限清、全覆盖、不留白”的原则,通过“敲门行动”、张贴公告、微信群、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宣传、逐户询问,对5月30日以来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进行梳理、排查,汇总形成《人员信息摸排统计表》。同时,注重加强对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以及暂时未成立居委会小区的排查力度,特别是对属于委办局产权的无物业小区,要求产权单位切实负起责任,配合属地做好摸排工作。

坚持全面检测

对于摸排到的5月30日以来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坚持核酸检测免费、应检尽检,将符合条件的未在名单中的人员也纳入检测范围,在街镇党(工)委统一组织下,采取分时段采样的方法进行核酸采样,避免形成人员聚集。强化现场应急措施,对于出现状况异常的人员,按照预先流程第一时间处置上报。

顺义区

顺义区密集调度、迅速部署,立即组织力量,第一时间对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人员进行排查。

主动摸排核实

对照市级“大数据”反馈名单,第一时间逐一做好信息核查。各镇街和社区(村)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发挥社区(村)工作人员、网格员、楼门巷长等人员力量,采取电话联系、登门问询、微信群公告等方式进行全面梳理排查,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反馈、处置;严格卡口值守和排查,测温、登记、验码、查证,询问进入人员有无去新发地市场,把好入口关。商务、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开展摸排检查。

宣传自主报告

区、镇街、社区(村)三级联动,通过拉网式、全覆盖宣传,告知对曾去过新发地市场人员主动向社区(村)报告。利用“顺广传媒”“顺义组工”等区级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发放宣传海报3400余份;各镇街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宣传告知;社区(村)通过广播、条幅、公告栏、居(村)民群、党员群等多种形式转发排查公告。

居家观察保障

对排查出的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做好健康监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继续居家观察14天,观察时间从排查到时间起算,同住人员一并进行居家观察。

延庆区

延庆区按照“三级响应、二级防控”的要求,迅速行动,压实四方责任,全面开展“敲门行动”,守牢社区(村)防线。

抓重点全覆盖

聚焦市社区防控组大数据排查发现的“5月30日以来前往新发地批发市场人员”派单信息,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通过电话问、入户访、进出查等方式,对辖区进出新发地市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密切关注人员身体情况,做到摸排全覆盖、信息全掌握、排查全到位。

抓机制不遗漏

借助前期“返京人员摸排”工作机制,迅速搭建全区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大排查、大起底工作体系,对区内31家重点商超、市场、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组织243家小餐饮企业开展自查。同步对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及“七小行业”、建筑工地、单位食堂进行全面排查。

抓流程优管控

加强与医疗保障组及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建立健全排查发现人员管控处置流程。对排查发现的涉及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人员第一时间管控到位,由街道、乡镇统一组织前往区疾控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采样、检测,恢复社区(村)“跑腿小分队”“帮帮团”等有效做法,持续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生活保障工作。

抓宣传重引导

在卡口张贴配合检查提醒,布置文明倡导标语,引导居民加强自身防护,主动报送涉及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人员信息,营造疫情防控“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抓措施强值守

按照“三级响应、二级防控”部署,全区社区(村)迅速恢复24小时值守,落实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4项措施,做好重点人群管控。对于本小区居民严格查证,外来人员严格登记,确保社区防控不漏人,可追溯。

抓台账清数据

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社区防控组对涉及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人员建立台账、动态更新、随排随报,并全部按照市级要求录入“京心相助”系统,确保科学、准确、快速做好自摸排工作,确保“人员数据清、动态情况清、突发状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