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在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平谷区熊儿寨乡深入开展以“提振状态、提高标准、提升效能,促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三提两促”主题实践活动,助力“接诉即办”“弯道超车”。
一、提振状态,向接诉“急”办转变
(一)“接诉”锚定症结点
接诉即判,一单双派。每件工单均由乡党委书记研判签批,确保精准派单,落实一单双派,即,派单班子成员,派单各村书记,每日督办进度,办结即刻回访,成绩落实到人,每日通报排名;针对疑难诉求,接单即调度,问题不回避,一单备多策,诉求不过夜。
(二)“急办”跑出加速度
见诉领办,两级联动。一般诉求3天内办结;疑难诉求由乡党委书记牵头调度,拟定解决方案,带头入户走访,有效化解了多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高频重复诉求,极大缓和了邻里积怨;带动干部下村,班子成员、业务科室同各村书记、两委干部一起办理,单单见人见事,件件问诉问需,乡里干部讲政策、讲业务,村里干部讲地缘、讲情面,快速合力攻坚,提高了来电人对乡村两级干部的“满意度”。
二、提高标准,向未诉“先”办转变
(一)“未诉”启动包户制
干部包户,压实责任。组建“包户管家”队伍,开展“私人订制”服务。全乡67名机关干部(包括全体班子成员)全员下沉包户,1903户,均有1名机关干部、1名村干部和1名党员联系,深入践行“有事您找我,有事我来办”的工作理念。
(二)“先办”深挖问题源
自查自纠,限时整改。一是干部走下去,问题带上来。“包户管家”深入所包户,及时了解情况,收集汇总问题,落实“首问责任制”,谁的户谁负责,将问题一盯到底,将诉求一办到底;二是干部动起来,问题找出来。机关干部开展大讨论,剖析自身不足,查找科室问题,形成“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落点落责落人,限时限期整改。
三、提升效能,向不诉“自”办转变
(一)“不诉”服务零距离
每人多户,“三一”到家。落实“1+1+1”“包户管家”责任制,通过“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公布一张民情联系表、记录一份民情联系册”,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搭建一座干群“连心桥”。“民情联系卡”正面印有包户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背面印有全乡主要科室的联系方式,通过“包户管家”入户,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让“连心桥”搭起来;二是公布一张民情联系表,打造一个民意“传声筒”。在各村委会公示“包户管家”包户情况,实行专人专责,每两周完成一次包户全覆盖,让“传声筒”响起来。三是记录一份民情联系册,绘就一张民生“晴雨表”。“包户管家”人手一份民情联系册,入户详细记录村民生活情况、存在困难、反映诉求和意见建议,首轮入户,共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80%以上得到妥善解决,让“晴雨表”用起来。
(二)“自办”争创零诉求
每村一事,积分争优。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每村至少提一件”,开展“乡风文明积分制、奖优罚末抓共建”。一是鼓励各村查缺补漏,在解决上出实招。引导各村主动治理,认真查找村内问题,列清“应办尽办、办好办实”的事项,梳理“应办不能办、需要上级办”的问题,自下而上反映,自上而下解决,减少共性问题引发诉求;二是鼓励村民参与自治,在共建上下功夫。制定了《乡风文明积分制》参考文件,明确将“接诉即办、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纳入积分范围,乡党委每年为每户补贴400元,并在年终表彰先进。鼓励各村结合实际,制定本村《实施细则》,对村民实行积分管理,每季度进行评定和积分兑现,张榜公示村民积分排名,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以“文明分”引领“文明风”,激发村民参与自治热情,推进“接诉即办”工单减量。
通过“三提两促”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践行,全乡获得了“接诉即办”成效、成绩的“双丰收”。2021年3月,熊儿寨乡受理工单68件,较上月度诉求减量近五分之一,实现了阶段性“双零目标”:有6天保持“零诉求”;有1个村(花峪村)连续两个月度保持“零诉求”;市级有效回访工单54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100%,综合成绩100分,全市并列第一名,全区第一名。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