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走出去”淬炼成才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19
238

去年,47岁的市财政局副局长于学强挂职河北唐山。一年过去了,作为“拓荒者”,于学强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委会搭建起了运行框架,吸引了20家京企落户园区,在推动协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着自己。

在北京,像于学强这样在挂职中锻炼成长的干部还有很多。

当前,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北京也在加紧建设成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功能谋发展、治理大城市病……建设、运行、服务、管理好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无先例可循,迫切需要一支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干部队伍。

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坚持常规干部选拔培养的同时,注重抓住机遇,在更大空间全方位培养锻炼干部,提升其素质能力。

服务端口前移

于学强挂职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同时担任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曹妃甸是北京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要承载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曹妃甸为京企服务,把服务端口前移到京津冀最前沿。”于学强说。

作为“拓荒者”,于学强带领管委会搭建了运行框架,探索研究管委会的投融资机制、财税体制和先行先试政策等,为后来者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于学强还要把曹妃甸介绍给北京的企业。为了寻找突破口,管委会与京冀协同发展密切的各市、区委办局建立对接关系。“我们会同步共享企业疏解的信息,进行专项对接,一家家跑,一家家碰情况。”

目前,园区吸引了20家北京企业落户,还有10多家企业进入签约阶段,另有30多家企业正处于对接考察阶段,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与他一同到管委会任职的还有北京的13名处级干部。他们均来自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的各区及委办局重要部门,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都是原单位骨干。

挂职干部们在履新中,个人能力、工作经验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原工作部门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项目承接落地过程中,每个人直接就能上手,实现了无缝衔接。”于学强举例说,最近落户园区的是一家通州的大型机械传送带项目公司。这是通州团区委一名干部联系对接的。在签约过程中,一名挂职干部发挥他在石景山区司法局的工作经验和法律专业特长,对具体协议把关,另有市发改委挂职的同志对项目审批把关,来自市经信委的挂职同志则对产业准入及企业资质把关。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批挂职干部担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动协同发展重点项目落实的重大职责。“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家到河北,既是挂职,也是到异地开展工作。”

用心用情援藏

比于学强年长一岁的肖志刚去年也迎来了新的工作变动。他被派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北京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北京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

超过3600米的海拔,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急剧变化的高原气候,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难以入睡等高原反应症状几乎出现在每个人身上,艰苦的环境考验着每一名援藏干部人才的意志品质。但比起困难,肖志刚更愿意分享这一年来他们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援藏体会,“也许有人觉得援藏是苦差事、拼身体、熬年头,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讲党性、讲奉献、做贡献的宝贵机会,与其苦熬不如苦干!”

拉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始终牵动着全体援藏干部的心。“藏香发源地尼木县,因生产点分散、产品定位低端、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处于被同行挤出市场的边缘。但是,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尼木藏香经过创新研发、技术提升,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将尼木藏香推向标准化、品牌化之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是助力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的新举措。”肖志刚介绍了今年尼木县实施的北京援藏重点项目——藏香产业园、特色沟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园区。这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总值为1.97亿元,今年实现1352人增加收入,建档立卡户年人均增收约5600元。对于这些在北京援藏帮助下带来的发展变化,尼木县的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底!

2017年北京援藏计划对口支援拉萨资金5.4381亿元,共安排项目73个,主要包括突出精准扶贫项目、增进民族团结项目和创新体制机制项目。在31个精准扶贫项目中,计划投入扶贫资金3.8827亿元,将带动拉萨21个村14407687人增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3408人解决脱贫问题。

“在第一年的援藏工作中,付出的不仅是艰辛,我们也收获了很多。”肖志刚说,“比如与当地干部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谊,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敢于吃苦、深入基层、团结群众、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更高的站位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民族政策,认识到舍小家、为大家的重要意义,增强了主动为大局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中央部署,北京承担着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对口帮扶内蒙古、河北等地的光荣任务,坚持把支援、帮扶等工作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既锻炼了干部,又促进了重大项目和任务的完成。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共投入财政资金42.4亿元,统筹推进了科技、产业、教育、医疗、文化交流、智力支持等支援合作任务,完成援建项目661项,惠及68个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近200万贫困人口,有力推动了受援地区的发展,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

选派4800余名干部挂职锻炼

“打虎要上山,擒龙要下海”。在实践中淬炼干部,努力构建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链。五年来,北京市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中央单位和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地区及基层岗位经受锻炼。

五年中,北京市共选派1000余名局处级干部到中央单位、外省市及市区党政机关、市属企业挂职锻炼,共选派2600余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累计向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对口支援、帮扶地区选派干部1200余人次。

北京挂职干部在实践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实现了锻炼干部和服务基层的双赢。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