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把最新最好的政策传递给创业者
来源:千龙网    发布时间:2019-07-06    

 

图为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合照。

2019年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会表彰了192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是北京市受到表彰的3个集体之一。

一直以来,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为使命,以解决好创新创业主体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着力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促进科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为创新创业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构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业服务体系 激活“创新源头活水”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深入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企业等开展调研,以创新创业主体需求为核心,出台了中关村创业服务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在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办法等系列政策,打通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关键环节。

通过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创新型孵化器、硬科技孵化器等发展,促进技术、人才、资本、专业服务等各类要素“无缝链接”,形成涵盖成果转化、项目孵化、落地服务等的科创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从服务创新创业者角度出发,简化申报流程手续,优化需要提交的材,建立线上申报平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使得中关村创业服务改革跑出新的“加速度”。

数据显示,2018年,中关村示范区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突破90家,比5年前翻一番。

聚焦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形成科创企业孵化 “全链条”服务

近年来,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持续支持了247家创业孵化机构,在孵企业超2万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1.5万家。

针对初创企业需求多样化的情况,支持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孵化机构,培育出了创新工场、联想之星、亚杰商会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创新型孵化器,科技部火炬中心将此类机构纳入国家孵化器管理体系,成为“众创空间”原型。多家孵化器负责人表示,中关村的持续支持使他们在从事科技企业孵化时“敢于投入、敢于付出、更有底气”,解决了开展精细化服务、专业设备购置、聘用技术人才、链接市场资源等问题。支持建立中关村创业生态促进会,形成各类孵化机构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全要素孵化网络。

此外,推动央企、外企、民企等充分交流,形成戴姆勒1886孵化器与创业大街、创客总部与中国电科硬科技孵化器、将门孵化器与微软加速器等一批结对合作的范例,更好为初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强化服务理念 打造“两个街区+一个社区”创业配套服务新模式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推动中关村创业大街建设,组织36氪、创业黑马等4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服务创业团队近3000家。支持招商局集团、航空工业、中电科等大企业为创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投资并购、开放市场渠道和各类资源。

支持上市企业、外企开展创业孵化,不断催生和培育新的创业企业,形成了以“百度系”“小米系”“搜狐系”“微软系”等科技企业为核心的“创业系”。

支持中关村智造大街打造“智能+”资源汇集地,以科技服务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聚集了以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上下游1000余家企业,累计为京津冀地区企业服务超过4万家次,形成服务案例超过5000项。

支持建设全国首个“双创社区”——回+双创社区,指导出台平台建设、人才发展等系列支持政策。截至2018年底,回+双创社区总体产业覆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双创空间载体16家,入驻企业3300余家,吸纳就业人口6万余人,70%的创业者在回+双创社区实现职住平衡。

精准支持初创企业 助力科技型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近年来,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独角兽企业40余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200多家。

针对初创期企业特点,开展金种子企业培育工程,为金种子企业配备创业导师,定期组织辅导课程,对企业创始人、创新成果、品牌等进行宣传,近年来共培育了旷视科技、驭势科技、爱奇艺等为代表的970家具备创新能力、高成长的金种子企业。

建立了以徐小平、雷军等为代表的500余名创业导师队伍;与富汇创投、顺为基金等超过60家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推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等多家银行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形成了针对初创企业的培育、贷款、投资一条龙服务。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2018年有1488家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研发人员人工成本上升、自主研发资金短缺等问题。

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表示,在企业初创期,专项经费的补助和支持,切中了难处和痛点,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地聚焦核心技术开发和产品化过程。

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畅通创新创业创造回报渠道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先后联合教育部、中科院下属司局出台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促成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2000项,项目总金额超过7.6亿元。

开展了首批12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认定和资金支持;促进了埃米空间等10余家市场化孵化机构与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高校与中关村分园深度对接机制;对中科院13个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8个转化服务团队给予奖励。北航先进技术研究院表示,支持政策使他们能够聘用更多的技术经理人,自身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中科院自动化所技术转移中心王超英主任表示,中心获得的奖金按员工业绩进行分配,对大家产生了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此外,针对风险资本投原创、投早期意愿较弱的问题,研究制定成立中关村硬科技投资基金的初步方案,吸纳顶尖科学家深度参与基金运营,迅速得到20余位科学家的响应。

对于缺少既懂技术又懂孵化的服务人才现状,推动实施中关村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米磊博士已经通过中关村技术经理人网络,为九州华兴芯片等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匹配了投融资、产业应用等资源和渠道。

目前,中关村创新创业继续保持高度活跃态势,截至2018年末,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万家,全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3.2万家。有独角兽企业80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活跃的天使、创投机构超过1400家,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中关村正在继续深入引领我国的创新发展。

“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家高新区,也是第一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非常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创业者到中关村来实现梦想。“我们把最新最好的政策传递给创业者,同时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在当前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减量高质发展的背景下,中关村创业服务处将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持续强化硬科技孵化和“高精尖”产业培育,促进科技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提升中关村创新创业国际化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典范,为北京加快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